對植物進行分類,有兩類方法:人為分類法和自然分類法。
早期的植物分類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方便或植物的用途,選擇植物的一個或幾個特征作為標準進行分類,也就是人為分類法。人為分類法有很多分類方式,例如可以按莖的形態分為喬木、灌木、藤類、草本;按植物的用途分為經濟作物、觀賞植物等等。
廣義的植物界可以根據一定特征劃分成不同的基本類群,如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百合屬于百合科,是被子植物
然而更加科學的是,按照進化的觀點,來自共同祖先的植物,具有相似的遺傳性,表現出形態、結構、習性等方面的相似。根據親緣關系進行分類,稱為自然分類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說明植物間的親緣關系,反映生物學特性的異同。
這種分類方法利用界、門、綱、目、科、屬、種等的分類單位,按照其高低和從屬關系順序地排列起來,這就是分類的階層系統。其中界>門>綱>目>科>屬>種;有時在各主要分類等級中還需要用到一些亞單位,如: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亞種等。
關于植物的自然分類,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分類系統,比較常用的有:恩格勒系統、哈欽松系統、克朗奎斯特系統、塔赫他間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