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植物門(Bryophyta)
苔蘚植物分為苔綱(Hepaticae)和蘚綱(Musci),約有23000種,我國有2000余種。苔蘚植物具有初步適應陸生環境的能力和特點,但是還很不完善,必須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它們是從水生向陸生過渡的代表類型,所以人們說苔蘚植物是陸地的征服者,但不是統治者。
苔蘚植物結構簡單,植株矮小,為葉狀體或枝狀體。苔蘚植物還沒有產生真正的根,低等種類沒有真正的葉,只有假根和單層細胞的鱗葉或擬葉,鱗葉或擬葉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直接吸收水分和養料;無葉脈,只有一群厚壁細胞構成的類似于中脈的構造,稱為中肋。高等種類有莖和葉的分化。苔蘚植物沒有輸導組織(維管束)和機械組織分化。行營養繁殖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時形成多細胞生殖器官精子器(antheridium)和頸卵器(archegonium)。精子器一般為棒狀、卵形或球形,外有一層細胞,為精子器壁,內部產生多個有鞭毛的精子。頸卵器形似燒瓶,由頸部(neck)和腹部(venter)構成,頸部有頸溝細胞(neck canal cells),腹部有腹溝細胞(ventral canal cell)和卵細胞(egg cell)。受精時,精子以水為媒介,游到頸卵器中,與卵結合成合子,合子在頸卵器中發育成胚,胚發育形成孢子體,孢子體由孢蒴(孢子囊)(capsule)、蒴柄(seta)和基足(foot)構成,孢子體寄生在配子體上,孢子體產生大量孢子,孢子成熟后散落,條件適宜時萌發出原絲體,原絲體生長一段時間后形成配子體。苔蘚植物的配子體發達,有葉綠素,能夠自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