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記交換
另一個選擇是Cisco公司的標記交換。標記交換網絡包含三個成分:標記邊緣路由器、標記交換機和標記分發協議。
標記邊緣路由器位于標記交換網絡邊緣的含完整3層功能的路由設備,它們檢查到來的分組,在轉發給標記交換網絡前打上適當的標記,當分組退出標記交換網絡時刪去該標記。作為具有完整功能的路由器,標記邊緣路由器也可應用增值的3層服務,如安全、記費和QoS分類。標記邊緣路由器的能力不需要特別的硬件,它作為Cisco軟件的一個附加特性來實現,原有的路由器可以通過軟件升級具有標記邊緣路由器的功能。
標記交換機是標記交換網絡的核心。所謂標記是短的、固定長度的標簽,使標記交換機能用快速的硬件技術來做簡單快速的表查詢和分組轉發。標記可以位于ATM信元的VCI域、IPv6的flow label域或在2層和3層頭信息之間,這使得標記交換可用于廣泛的介質之上,包括ATM連接、以太網等。
標記分發協議提供了標記交換機和其它標記交換機或標記邊緣路由器交換標記信息的方法。標記邊緣路由器和標記交換機用標準的路由協議(如BGP、OSPF)建立它們的路由數據庫。相鄰的標記交換機和邊緣路由器通過標記分發協議彼此分發存貯在標記信息庫(TIB)中的標記值。
下面是標記交換網絡的基本處理過程。
(1)標記邊緣路由器和標記交換機用標準的路由協議識別路由,它們完全可以與非標記交換的路由器互操作。
(2)標記邊緣路由器和交換機通過標記分發協議給用標準路由協議生成的路由表賦以標記信息并分發,標記邊緣路由器接收標記分發協議信息并建立轉發數據庫。
(3)當標記邊緣路由器收到需要通過標記交換網絡轉發的分組,它分析其網絡層頭信息,執行可用的網絡層服務,從其路由表中給該分組選擇路由,打上標記然后轉發到下一節點的標記交換機。
(4)標記交換機收到帶標記的分組,僅基于標記來進行交換,而不分析網絡層頭信息。
(5)分組到達出口點的標記邊緣路由器,標記被剝除,然后繼續轉發。
在標記交換網絡中,標記分發協議和標準路由協議可以用目標前綴標記算法集合起來,此算法可以在數據流穿過網絡前在TIB中建立標記信息。這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流中的所有分組都可以被標記交換,即使是突發短數據也是如此;此外它是基于拓撲的,在每個源/目的分配一個標簽。而在IP交換中只有長期數據流在一定數目的分組經過后才建立捷徑。因此,標記交換比基于流的機制更有效地使用標簽,避免了一個一個流的建立過程,這使之具有了公共因特網服務網絡所需要的很好的伸縮性,在公共因特網中,流的數目是巨大的,其改變速率也是很高的。
其他廠商也有類似的機制,如Cabletron的SFVN(Secure Fast Virtual
Networking)、Cascade的IP Navigator、DEC的IP packet switching、Frame Relay Technologies的Framenet Virtual WAN switching和IBM的ARIS(Aggregate Route-based IP
Switching)等。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