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設想是1983年由美國總統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建造迄今為止最大的載人空間站。經過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設計,國際空間站最終于1993年完成設計,開始實施。 該空間站參與研制的有美國、俄羅斯等16個國家。國際空間站結構復雜,規模大,由航天員居住艙、實驗艙、服務艙,對接過渡艙、桁架、太陽能電池等部分組成,總質量達438噸,長108米。
國際空間站運行于距離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軌道上,由于大氣阻力和重新啟動等因素的影響,空間站的實際高度會發生數公里的漂移?臻g站運行的這一類型的軌道叫做近地軌道?臻g站環繞地球運轉的軌道周期是92分鐘。自從199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第一個部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到2005年6月空間站已經在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轉了37500圈。
國際空間站是人造天體之一,其觀測方法與觀測其它人造天體相似。目視觀測時由于視場較大,眼睛也可以隨時捕捉,因此在時間與方位精度上都沒有太大的要求。如果要拍攝,一般采用固定攝影,事先在三腳架上架好相機,鏡頭對準預報出現的天區,光圈調至最大后收小1—1.5檔,距離調至無窮遠,可在預報時刻的前10秒打開鏡頭快門,一般觀測國際空間站需曝光1分鐘再關閉快門。當然你也可以只拍中間最亮的一段,但最好把握好時間,使兩邊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