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中最早出現的植物是藍藻和細菌,它們也是地球早期出現的生物。它們在結構上比蛋白質團要完善得多,但是和現在最簡單的生物相比卻要簡單得多。它們沒有細胞的結構,連細胞核也沒有,因此被稱為原核生物。在古老的地層中還可以找到它們的殘余化石。
地球上出現的藍藻,數量極多,繁殖很快,在新陳代謝中能把氧氣放出來。它的出現在改造大氣成分上做出了驚人的成績。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逐漸產生能自己能利用太陽光和無機物制造有機物質的生物,并且出現了細胞核,如紅藻,綠藻等新類型。藻類在地球上曾有過一個幾萬世紀的全盛時代——可以稱為藻類時代,它們植物體的組織逐漸復雜起來,達到了更完善的程度。
由于氣候變遷,生長在水里的一些藻類,被迫接觸陸地,逐漸演化為蕨類植物,進入了蕨類植物時代;這一時代以后便出現了裸子植物,進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形成茂密的森林,也就進入了裸子植物時代。大約1億年以前,在地形上爆發了一個植物界最大的家族——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更新、更進化,它們快速發展起來,整個植物面貌與現代植物已非常接近,直到現在,還是被子植物的時代。
植物的這一進化歷程,可以比喻為一棵有很多樹杈的大樹,通常叫做植物進化系統樹,或植物界進化系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