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縣
安多縣地處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腳下。面積26017平方公里(實轄面積9.6萬平方公里),草原面積6500萬畝。
 |
安多縣地圖 |
安多藏語意為“末尾或下部”。西藏民主改革前,安多有4大部落,由安多千戶長管轄。隸屬羌基。1959年民主改革后建縣,隸屬于那曲專區管轄。1970年那曲專區改稱那曲地區,安多縣即由那曲地區管轄至今。建縣時臨時駐地在拉日。1960年下半年遷往而道河。1961年9月遷往帕那。縣府現駐拉日嘎布。
該縣地形屬高原山川類型。以唐古拉山主脈為脊,無數大小山峰造迄連綿,高低起伏,由西向東,北有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和祖爾肯烏拉山,中部有托爾火山,南部有桑卡等山脈,是中間高南北低、西高東低之勢,由中部唐古拉山主脈的6600米逐漸下降到店北的4700多米、唐南的4500多米,形成“屋脊”狀。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河流交匯縱橫,河床均屬第四系全新統現代河床。境內主要有三條水系:即長江源流水系、怒江源流水系和色林錯源流水系。屬高原亞寒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多風雪天氣。無絕對無霜期。年日照時數為2847小時,年降水量為411.6毫米。自然災害主要有雪災、旱災、風災、凍災、澇災、冰雹等。
安多縣是一個純牧業縣,以飼養藏系綿羊和牦牛為主,也是西藏自治區的畜產品基地縣之一。青藏公路和安獅公路貫通全縣,目前大部分鄉都可通汽車。
安多人民熱情好客,每當來客時都要迎上前去向客人問一聲“嘎地”(辛苦了)或行貼貼頰禮。行人在途中或晚上到了居住點,主人都會幫忙牽馬,替客人把馬牽到最好的草場上,下鞍具,搬東西,把客人請到家里,拿出最好的食物款待,讓出最好的房子和帳篷給客人住,并拿出自己最好的被褥。客人上路時,他們把馬牽來,扶客人上馬,送上一程,說聲“才仁”(祝您長壽)。純樸的民風令人感概不已。
拉薩市|安多縣|那曲|日喀則|當雄縣|墨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