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沉降臨界負荷
如果某人能擔起50公斤東西, 并健步如飛; 當擔起70公斤東西時,
感到十分吃力, 只能原地不動; 當擔80公斤東西時,
可能擔不起來; 如果別人強力放在他肩上, 他將被壓倒,
甚至健康受損; 我們常稱其所擔的東西叫負荷, 而稱80公斤為其臨界負荷。生態系統與之同理。當酸沉降量不大時,
某地生態系統能產生某些化學變化,
危害時間較短且能恢復; 但當酸沉降量較大時,
敏感的生態系統會產生長期的危害, 并難以恢復;
因此我們稱不致使敏感的生態系統發生長期危害化學變化的最大酸沉降量為該生態系統的酸沉降的臨界負荷。確定酸沉降臨界負荷的意義在于確定哪些地方應該著力削減排放,
并起碼削減到什麼程度。
影響酸沉降臨界負荷的因素
它取決于許多因素, 其主要因素應包括三個方面:
降水因素: 雨量, 地表徑流, pH值, 所含鈣, 鎂, 鈉,
鉀等離子濃度等等;
地表水因素: 流量, pH值, 所含八大離子鈣, 鎂, 鈉, 鉀,
銨, 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根濃度等等;
土壤因素: 土質 (紅壤, 黃壤, 褐土等 ), pH值, 密度,
飽和持水量, 所含鈣, 鎂, 鈉, 鉀, 硫酸根,
氯根等離子濃度, 等等。
酸沉降引起的生態系統的化學變化就是指地表水和土壤化學組成的變化,
從而造成生態系統的退化, 如農業減產, 森林衰退,
魚蝦死亡等等, 并且短時間難于恢復。
部分省市酸沉降臨界負荷估算
在收集降水, 地面水和土壤上述基礎數據上,
應用模式, 并結合現場調查,
我國科學家對酸雨污染嚴重的貴州省,
四川省和重慶市做了酸沉降臨界負荷估算。
重慶市目前SO2 排放遠遠超出酸沉降臨界負荷;
萬縣和涪陵的SO2 排放離酸沉降臨界負荷還有一段距離。
四川省成都, 自貢, 遂寧, 德陽, 內江等市SO2
排放超出了酸沉降臨界負荷; 而綿陽, 廣元, 樂山, 南充,
達縣, 雅安離酸沉降臨界負荷相差還遠。
貴州省貴陽, 六盤水, 安順市超過了酸沉降臨界負荷;
而銅仁, 黔東南, 黔南, 黔西南,
畢節和遵義等地區離酸沉降臨界負荷尚有余地。
其它為酸雨污染的省市也在做類似的估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