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 與 歷 法
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間計量系統稱為世界時系統。日、月、年、世紀的時間計量屬天文學中的歷法范疇。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礎的時間單位稱為日,以月球繞地球公轉運動為基礎的時間單位稱為月,以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為基礎的時間單位稱為年。
天文學以恒星為標準量度地球自轉的周期,叫做地球自轉的恒星周期,也就是一個恒星日。1恒星日=平太陽日的23小時56分4秒,是地球真正的自轉周期。以太陽為標準量度地球的自轉周期叫做真太陽日。由于地球公轉的原因,真太陽日并不等于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恒星日),而是比恒星日約長3分56秒。又由于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的,在近日點的運動快于在遠日點的運動,因此一年之內不同季節其運動并不是勻速,所以每個真太陽日的長短也不相等。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是平太陽日(所謂平太陽是天球上一個假想的點,它按真太陽一年中運動的平均速度均勻運動)。
地球公轉的平均周期是恒星年,1恒星年=365日6時9分9.5秒。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回歸年是指地球從這一次春分日到下次春分日的平均時間間隔。1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5.6秒,比1恒星年略短一些。因為氣候的變化以回歸年為周期,所以天文學家把歷年的平均長度安排得盡可能接近回歸年的長度。陽歷把1年定為365日,所余的時間約每四年積累成一天,加在能被4除盡的公歷年份的2月份里,如1992,1996年。但不能被400除盡的百年數則不加。加天的年叫閏年。農歷把一年定為354日或355日,所余的時間約每三年積累成一個月,加在某一年里。
* 地球的形狀
* 地球的結構 * 地球的表面 * 地球大氣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