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衛星通信業務將在未來幾年中得到快速發展。轉發衛星有效載荷設計將以傳統的轉發器為基礎,星上交換和處理有效載荷設計將利用寬帶衛星和頻率資源。寬帶衛星要取得成功,關鍵是所提供的業務的價格要有競爭力,而且要能夠適應未來十年通信市場的急劇變化。
衛星可以有效彌補地面通信網之不足,但必須是提供通過太空傳輸所能提供的效果更好的服務。有證據表明,只有那些在提供最大限度通信量的同時還能靈活地適應市場對帶寬需求的設計才能算是成功的設計。本文將要說明衛星通信能力的發展是如何導致了能在星上處理信號從而出現最大通信量和靈活性的全新一代衛星的出現。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未來衛星系統面臨的市場需求將與地面通信面臨的一樣,即帶寬更寬,功能更強,價格更低。通信容量最大和終端最簡便的寬帶系統將有市場優勢。但是,寬帶衛星業務的靈活性已具有自身的優勢。用戶將把始終在線的高速數據連接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地面寬帶鏈路的有效距離,無論有線還是無線,一般都小于它們將要替代的話音系統的有效距離。這就有可能在城市中產生許多寬帶“孤島”,在人煙稀少的地區情況會更加嚴重,而且沉重的系統費用會使專用的地面系統非常不經濟。在這些地區,衛星自然成為應該選擇的寬帶通信手段。
衛星一直是真正的提供全球服務的手段,因為來自太空的信號并不區分接受它的是城市天線還是鄉村天線。使下一代寬帶業務不同于過去衛星系統的是其目標價格可以同地面傳輸相競爭。這表明衛星提供的寬帶傳輸能夠連接難于到達的地區,從而成為一種真正的大規模市場業務。
但是,廣大的地理區域意味著每顆地球同步衛星將為多個國家服務,而且面臨的帶寬和業務需求上會多種多樣。在某一時期,有些國家可能對Internet接人需求較多,向其他國家可能會產生大量的視頻多點傳送或企業同數據需求。這些情況不但會隨著經濟氣候的變化而變化,而且每小時部可能發生變化,因為每個大陸都橫跨多個時區,同時特殊事件也會造成需求的突然轉變。因此,只有采用最新的按需分配帶寬的技術,衛星設計人員才能保證系統在其整個使用期中始終具備優良的費效比。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