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我們的未來(二)
(三)建立必要的監測臺站
建立必要的監測臺、站(固定、移動),除對已投入運營的通信衛星運行情況等及時了解、分析、加強管理外,更重要的還要監測國外的衛星在國內空間場強覆蓋情況,及時克服和減少電磁波的干擾,以保護我國的電磁環境和合法權益。這樣為我國衛星通信創造良好的環境,以利于更快地發展。
(四)通信衛星運營方面
在通信衛星運營方面,要充分利用衛星通信的覆蓋廣,傳輸質量好,能以各種組網方式適應不同用戶、不同領域、不同地理空間應用的特點,搞好衛星通信網的建設,發揮其應有作用。
(1)衛星通信系統,它的轉發器可作為通信網的干線傳輸手段。在“靜止軌道”上,它覆蓋廣,特別適合于我國邊遠地域稀路由(用戶少而分散)的通信之需,而對地面通信系統無法達到的或用地面通信系統建設投資過大的農村地區,則衛星通信系統,可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2)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通信系統綜合,可作為通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和地面的傳輸系統相配合,可以提高傳輸的可靠性(特別在干線傳輸方面,地面的光纖傳輸系統、微波接力通信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的綜合使用),可發揮各自優勢,并互為備份與補充,這在我國幅員廣大的國家,特別顯得重要。因此在每個通信網建設、規劃中,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3)衛星通信系統可獨立組網,也可作為地面通信網的接入網,特別適合于各種速率信息的傳輸接入,也適合于不對稱業務的傳輸和集話音、數據與圖象三者組合的終端配合,實現多媒體通信。因此,在整個通信網規劃中,要充分考慮衛星通信手段的這種優勢,而且一旦通信衛星發射成功,衛星通信建設速度快,受地理條件限制較小,能迅速滿足通信需求,這是它“得天獨厚”的特點。
(4)中、低軌道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與地面蜂窩移動通信的綜合與互通,是整個移動通信發展的必由之路。從通信容量,全網結構等角度分析,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和補充,因此要把這兩者作為一個大系統來看,特別是在用戶終端、使用頻段、調制方式和協調核心網規范等方面,總體方案應統一起來考慮,這將符合發展方向。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