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水雷的威脅
 |
“雙鷹”水下機器人 |
水下機器人又稱為水下無人潛器,分為遙控、半自治及自治型。水下機器人是典型的軍民兩用技術,不僅可用于海上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而且在海戰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爭奪制海權,各國都在開發各種用途的水下機器人,有探雷機器人、掃雷機器人、偵察機器人等。
 |
遙控潛水器 |
1991年2月18日凌晨,美國海軍的“普林斯頓”號巡洋艦游弋在科威特以東的海面上,為掃雷特遣艦隊提供防空掩護。早在“沙漠風暴”行動之前,該海域就發現了水雷。伊拉克的大多數水雷是一次大戰以前設計的,但也有一些新式水雷,如意大利的“曼塔”磁聲感應水雷,前蘇聯的UDM聲感應水雷等。普林斯頓號小心翼翼地以最低速度行駛,一旦發現水雷,便可立即作出反應。此時是早上7點15分,艦長正在向水兵們講解水雷的危險性及其預防措施,他強調指出“必須特別小心,仔細地尋找水雷。就在幾個小時之前,特里波利艦已觸水雷爆炸……”。艦長的話還沒有說完,突然轟的一聲,軍艦的尾部發生了猛烈的爆炸,艦尾被拋向幾米高的空中,又摔到甲板上 。原來巡洋艦在駛向16米深的淺海水域時,引發了一顆曼塔沉底水雷。3秒鐘后,艦首的右舷又有一枚水雷爆炸,軍艦的上層建筑被炸裂,高強度的鋼板被炸彎,螺旋槳軸及舵面被炸壞,距離右舷50米的水手被拋出軍艦之外……。觸雷后,艦上的高射炮全都不能用了,8個巡航導彈發射架斷裂變形,導彈四處散落。經過幾個小時的緊急搶救,潛水員潛入水下反復檢修,總算勉強地排除了部分故障。在掃雷艦、救護艦的護航下,普林斯頓號被拖離海灘,拉到阿聯酋進行大修。
 |
深飛1號潛水器 |
普林斯頓號觸雷事件對各國的海軍震動極大。一枚不到1000美元的小小的水雷,竟然重創了上億美元的大型軍艦,水雷真是海軍的大敵!水雷的種類繁多,有漂雷、錨雷、沉底雷、上浮雷、自掩埋水雷、拖帶水雷及遙控水雷等。從引爆方式又可分為觸發水雷及非觸發水雷,后者可分為磁性水雷、音響水雷和水壓水雷等。利用不同的水雷封鎖航道,不僅在戰爭期間是對海軍的巨大威脅,而且戰后清理它們也是個令人頭痛的事情。
 |
水下掃雷機器人 |
正像在地面上一樣,海上掃雷也是一項既困難又危險的工作。要掃雷先要發現水雷,現在海軍主要依靠掃雷艦上的聲吶,但是它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要發現沉底雷及埋在泥沙中的水雷就更加困難。掃雷則非常危險,在作戰情況下就更加危險,因為除了水雷外,掃雷艦隨時可能受到敵機、岸炮和導彈的襲擊。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