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靈活現的機器人動物園
看過恐龍博覽會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下,伴隨著陣陣恐怖的吼叫聲,一只只恐龍或立或臥,腦袋、肢體在不停地動作著,活靈活現,維妙維肖,猶如恐龍再世。
 |
機器昆蟲 |
有人把這種機電一體化產品稱為機器人,也有人認為它不應叫機器人,應該叫電子動物,因為它們只是按固定程序重復動作,沒有或極少與外界交流的傳感器。在本書中我們姑且將這種電子動物也叫機器人。
機器人動物的發展歷史很短,只有十幾年。最早的機器人動物是迪斯尼公司和猶他大學合作研制的。這些機器人一經展出,立即引起轟動,受到了公眾的熱烈歡迎。時至今日,世界各地許多不同主題的公園內、娛樂場所甚至博物館里,到處都有機器人動物的身影。北京也舉辦過恐龍展覽會,同樣吸引了大批的觀眾。在北京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曾展出由北京東方機器人公司研制的機械恐龍,這些恐龍也非常逼真。隨著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動物將會更加動人。
1997年5月7日,SGI計算機公司和《時代》周刊共同宣布對一項名為“機器人動物園”的全美巡回展覽活動進行資助。該項活動由BBH公司承辦,在全美有名的科技博物館和動物園里展覽。
“歡迎來到機器人動物園,在這里你可以與迷人的變色龍,可怕的烏賊,兇猛的犀牛以及一些奇異的動物一起體驗冒險的滋味,你不但會玩的開心,而且可以體驗高技術的魅力,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這就是機器人動物園的宣傳詞。
目前機器人動物園共有8個機器人動物:蝙蝠、變色龍、長頸鹿、蝗蟲、蒼蠅、鴨嘴獸、犀牛和烏賊。這些動物的大腦是計算機,耳朵是極度靈敏的聲納。另外,孩子們還可以利用交互式的計算機平臺,走到“自然”中去。例如,孩子們使用聯網的工作站上的繪畫程序,用鼠標控制不同的變量,創建不同的變色模式。孩子們把數據傳給控制計算機后,在機器人變色龍身后的大屏幕就會顯示該顏色,這時機器人變色龍會迅速改變皮膚顏色以適應屏幕的顏色,就像真正的變色龍適應環境一樣。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