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核事故應急
為了應付萬一發生的核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減輕事故的危害,保護公眾,保護環境,國家要求在國家、省、核電廠建立應急組織,制定應急計劃,并作好應急準備。
中國的核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實行“常備不懈、積極兼容、統一指揮、大力協同、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方針。
1.核電廠事故 一般指核電廠發生了異常情況,造成放射性物質泄漏,使工作人員或公眾受到超過正常劑量限值的照射,稱為核電廠事故。
2.核事件分級 中國采用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制訂的核事件分級表。它把核設施(如核電廠)內發生的與安全有關的事件和事故分為7個等級。見表1。
級別 |
說明 |
標 準 |
7級 |
特大事故 |
放射性物質大量外泄,可能有嚴重的健康影響和環境后果 |
6級 |
嚴重事故 |
放射性物質大量外泄,可能需要全面實施當地的應急計劃 |
5級 |
具有場外風險的事故 |
堆芯嚴重損壞,放射性物質有限外泄,部分實施當地的應急計劃 |
4級 |
主要在設施內的事故 |
堆芯嚴重損壞,放射性物質少量外泄,對工作人員有嚴重健康影響,公眾受到相當于規定的劑量限值量級的照射,一般不需要采取防護行動。 |
3級 |
重大事件 |
安全系統可能失去作用,放射性物質極少量外泄,現場產生高輻射場或污染,工作人員受過量照射,公眾受到相當一小部分規定的劑量限值量級的照射,無需采取防護行動。 |
2級 |
事件 |
無廠內外放射性影響,但可能出現需要重新評價安全效能的后果。 |
1級 |
異常 |
安全措施系統偏離規定的功能范圍。 |
由表可見,只有5、6、7級事故,才能影響到核電廠以外的公眾,才需要對公眾采取防護措施。而核電廠這樣嚴重的事故世界上共發生過兩次,即原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7級)和美國三里島核事故(5級)。
三廢處理
核電廠應急狀態分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