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認識事故原因
反應堆設施的設計者,沒有提供能夠防止第4號機組這樣的事故(即切除技術保護系統和接連幾次違反操作規程的事故)情況下的安全保護系統,因為他們認為發生這樣的組合事件是極不可能的。
最初認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該機組操作人員違背操作指令和規程的這些極不可能事件的組合所造成的。由于操作人員使反應堆進入不可控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空泡正反應性系數能使反應堆功率驟增。這種事故被認為是災難性的。
但事隔7年后,1993年4月17日俄羅斯《消息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暴露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實,切爾諾貝利爆炸事故發生前半年,庫爾斯克核電站的一位專家就曾給國家核能監督委員會寫信,警告說這種大功率管道反應堆(即RBMK反應堆)危險,但主管的“中央”領導沒有認真對待這一警告。
事故發生后,1986年5月1日,核電站安全監督小組組長向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提出一個看法:“事故并非操作人員違章所致,而是因為反應區結構有缺陷,以及對反應區內的中子物理過程認識錯誤。” 1986年5月9日,他向國家領導人寫了同樣的信。
1986年7月2日和17日,在某院士主持下舉行了跨部門科技會議,討論了反應堆的結構缺陷。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把事故原因歸結為操作上的錯誤,這一說法就成為前蘇聯政府在國際上,首先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中所持的正式立場。
操作人員不遵守規則
管理體制種下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