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諜報活動
1945年7月16日,美國科學家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一周后,杜魯門總統在德國波茨坦同斯大林舉行會晤。他盡量顯得漫不經心地對這位蘇聯領導人說,美國發明了一種“破壞力不同尋常的新武器。”
杜魯門原猜想,他的這位可疑的戰時盟友會連珠炮般地向他提出問題。然而,令杜魯門驚異的是,斯大林對這一秘聞并不特別感興趣。現在有充分的理由來說明斯大林當時的反應何以那么冷淡了。對美國制造原子彈的情況,斯大林知道的很可能比杜魯門還要多。
在1945年4月接替羅斯福任總統前,身為副總統的杜魯門對絕密的“曼哈頓計劃”所知甚少。從蘇聯解體后解密的前蘇聯諜報文件和前蘇聯特工人員所發表的談話中可以看出,自1941年秋以來,有關美國研制原子彈的情報一直源源不斷地送到克里姆林宮。
前蘇聯特工滲透到美國原子彈計劃內部的全部情況,直到現在才真相大白。前蘇聯特工領導在同記者談話時聲稱,美國聯邦調查局只破獲了他在美國諜報網的“一半,也許還不到一半”。他夸口說:“世界其他任何間諜機關都沒有滲透到曼哈頓計劃內部搞到它的秘密。我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幫助俄國取得了同美國的戰略均勢,如果沒有我們,取得這種均勢就會慢得多。”
前蘇聯特工領導承認,他的某些情報是英國間諜提供的,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核試驗場工作的另一名科學家也向莫斯科傳遞了秘密情報。前蘇聯諜報文件表明,后者于1942年參與曼哈頓計劃,比英國間諜至少早18個月到美國。他的代號是“珀修斯”,或者干脆叫“X先生”。
前蘇聯的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證實了前蘇聯設在歐洲和美國的諜報網取得的非凡成就。他在后來發表的1943年3月寫給克里姆林宮上司的信中說,情報來源發來的信息使蘇聯物理學家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了與核裂變有關的所有問題,使之越過了“許多實驗室階段”。
從曼哈頓計劃發起至今,已經半個多世紀了,但是,克里姆林宮的諜報網獲取的某些情報仍然極其敏感。俄羅斯一家科學雜志本來打算發表前蘇聯從洛斯阿拉莫斯得到的詳盡的諜報文件,但是由于美國和俄羅斯官員擔心這些文件會被“第三方”用來制造原子彈而取消了。
克里姆林宮是如何獲取西方原子彈秘密的呢?俄羅斯科學家和特工人員發表的談話,以及俄羅斯新聞界在前蘇聯解體后發表的大量材料終于揭開了這個謎。
核軍備控制
蘇聯特工顯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