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軍備控制
進入核時代以來,美國政治觀念的變化,已開始懷疑核武器在軍事上可以起決定作用的觀點。前蘇聯方面也認識到“核戰爭不可能是達到任何政治的、經濟的、意識形態的目的的手段。”
國際問題專家分析了戰后大和平的幾個形成原因,我們覺得其中的首要原因是對立各方掌握了核武器。
無論今天的核武器庫已積累到什么樣的程度,世界已度過了50多年的大和平,這是個事實。人們從核訛詐中度過了恐怖,達到了核均勢下的和平。正如很多人已經看到的,現在核武器的生產和部署,如果還有一點道理,只能有唯一正當的目的—一阻止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核武器之類的大規模殺人武器。
對于我們來說,有一點恐怕是明確的,只要國外還有核武器存在,為了世界的和平,為了中國的自衛及可靠的國防,我們也不應該放棄核武裝。這是一個國家力量的表現,也是中國人民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積百余年的歷史用血換來的教訓,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不斷演變的國際形勢對我國的歷史要求。
雖然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云飄散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現在人們對當初是否應該使用原子彈仍然有爭議。
也盡管有人似乎意識到科學有某種“原罪”或“過失。”現代人照樣在盡情地享受著科學所帶給人類的文明。歷史,不論受到何等嘲弄,仍以它固有的規律在向前邁進。
針對數以萬計的核武器危若累卵之勢,科學家們關于核戰爭殘酷性的科學分析,使人們認識到戰爭手段對目的發生了反噬,如果再要挑起世界大戰的話,戰爭之“失”將大于“得”, 地球將變成焚尸爐,或許人類將消失,地球將重新開始億萬年前的洪荒時代。戰爭已經不再是新社會的“助產士”。因此,全球性要求和平的價值取向才能為大家所接受,軍備控制就成了現時代的發展趨勢。
人類社會,能夠從戰爭叫囂或“冷戰”跨入軍備控制時代,這是核子的一大政治貢獻。
我們的目標是全面禁止核武器,并且防止世界大戰悲劇的重演。為了這個目標,科學家們還應再接再厲,人類的智慧能夠發明核武器,人類的理智也一定能徹底銷毀核武器。
悲觀的論調
無處不在的諜報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