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3月20日,初春的北京乍暖還寒,位于明城墻遺址公園內的近千株梅花已是暗香浮動。一朵朵似笑臉般綻放的梅花,拉開了北京市第四屆賞梅會暨北京明城墻第二屆梅花文化節的序幕。
“在東西綿延1500米的明城墻遺址公園里,梅花完全可以露地越冬,我們從2003年就開始對梅花進行引種栽培研究,2005年該研究被列入崇文區重點科研項目,到2007年時,這里的梅花景觀已經初步形成。”據崇文區園林局高級工程師許聯瑛介紹,目前,這里已經收集了包括‘龍游梅’、‘紅須朱砂’、‘臺閣朱砂’、‘晚跳枝’等名品在內的40多個梅花品種,并成功培育出近千株梅花,將明城墻遺址公園打造成北京城區又一個賞梅好去處。
據了解,此次賞梅會暨梅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包括梅花科普宣傳、梅花書畫圖片展、賞梅及植物認養等活動。93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園藝學會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陳俊愉先生,以及綠化基金會單昭祥老人也興致勃勃地參加了賞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