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諾族的生態茶園 |

|
|
 |
野生植物馴化—木奶果
|
人類的農耕均在野生植物的采擷與野生動物的狩獵的基礎上,對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進行馴化與家養而開始的。西雙版納的傣族以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均屬于我國古籍所稱的“百越”范疇,歷史古籍對于越人擅農耕和是水稻種植的最早發明者已有較多的述及。作為森林民族的西雙版納各世居民族,他們的農耕總是與熱帶雨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他們馴化了熱帶雨林中的一些動、植物,如稻谷與大象等;他們利用熱帶雨林中的空間種植農作物,也利用火燒森林實行刀耕火種;他們學習熱帶雨林的多層多種群落結構,發展林農相結合的山地種植業和庭園經濟,從而創造了農業生產的民族森林文化。正是西雙版納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與發展的民族森林文化,使他們適應了這個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而與自然走向和諧的發展。時至近代,西雙版納的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條件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種農業生產的民族森林文化,是否時過境遷而失去它的意義了呢?這就需要人們去考察、研究、思索,以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
 |
 |
傣家竹樓上的空中菜園
|
傣家獨創的空中菜園
|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