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不起浪”和“無風三尺浪”

|
洶涌的大海 |
“無風不起浪”是說明海面上的風浪,是由風引起的,風大浪也大。風浪是海浪的一種,它是在風直接作用下生成的,出現在海面上的風浪外形很不規則,雜亂無章,大小不一,前后起伏,后浪趕前浪相互吞沒,通常風力達到5級時,海面上就會出現"白浪",這時風已經把波面破裂成碎浪,風浪傳播的方向基本上與風向保持一致。當風停止后,海面仍有剩余的浪,風浪離開風的作用區域,繼續向外傳播的浪,稱為涌浪。風停浪不息,“無風三尺浪”即是涌浪的寫照,風浪或涌浪傳至岸邊淺水區時,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減很快,幾乎成為一條直線,這種浪稱為近岸浪。風浪、涌浪和近岸浪是海浪通常的三種表現形式。

|
海浪沖向海岸 |
海浪傳播有時看起來很快,這只是波形向前傳播,海水本身并沒有向前移動,猶如麥浪一樣,只是麥穗上下顛簸,麥桿仍然扎根在土里。海浪在海上可以水平方向傳播,也能垂直向海底傳播。在水平方向上海浪傳播可以跋涉萬里,在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海岸,可以測量到從萬里以外的南極風暴區傳播過來的海浪;沖擊到英國南岸的海浪,其源地竟是遠在1萬多公里外的南大西洋風暴區。海浪在水平方向上,能傳播如此之遠,并維持它的一定波高,海浪的威力是巨大的。

|
拍岸浪的能量很大,
浪花可以高大幾十米 |
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一般是指波高為6米以上的海浪。當然,對于不同性能的船舶,它所能抗御的海浪大小也不一樣。沒有動力的帆船以及小馬力的機帆船,3米波高的海浪足以構成威脅;千噸以上至萬噸的船舶,其抗浪能力又增強了,至于現代化的十幾萬噸、幾十萬噸的巨型船舶,只有特大的9米波高以上的巨浪,才能造成危害。對于海上施工、漁業捕撈等海上活動而言,波高6米的災害性海浪能構成威脅。災害性海浪傳到近岸,受海底摩擦作用的影響,海浪能量集中表現在波壓上。據測量,近岸浪對海岸的壓力,可達到每平方米30-50噸,這對海岸工程、沿岸設施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有時海浪還會攜帶大量泥沙進入海港、航道,造成淤塞等災害。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