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岸上的璀璨明珠--中外著名海港
港口由于其性質、歷史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組成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各自的特點。港口的組成一般包括下列幾部分。
 |
大連港鳥瞰 |
(1)港口水域。港口水域供船舶航行、調轉方向、錨泊和水上過駁作業等,要求具備適當的面積和水深,且水面穩靜、水流平緩;水域包括進港航道、錨地和港池等;各部分的控制水深稱為港口水深,是港口的重要標志之一,它表明港口條件和可接納最大船舶的基本界限。
(2)碼頭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碼頭是船舶靠泊和進行裝卸作業的必要設施。除此之外,由于各港自然條件不同,有些港口需要建設防波堤以及護岸等水工建筑物。
(3)陸域設施。陸域設施包括市場、鐵路、道路以及為港口作業服務的各種設施及建筑物。作為現代化的港口,還應配備各種通訊、導航以及為外輪服務的涉外部門(如海關、商檢、外輪代理、外輪供應、檢疫等),應在港口總體布置中予以綜合考慮,使之與港口構成有機的整體。
 |
青島油碼頭 |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經濟有了較快的增長,參加國際間的相互交流與大循環,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海運事業與海港發展也隨之迅速成長起來,并具有以下的特點:
(1)世界海運量出現了持續增長的趨勢,其中石油、煤炭、谷物的增長幅度較大。我國也不例外,海運量的迅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
(2)海運量與大宗貨物批量的大幅度增長以及全球性的國際貨物交換,促進了船舶的大型化與專業化,最明顯的就是當今流行全球的大型集裝箱貨物運輸,已構成世界海運業的主流。
(3)船舶的大型化與專業化,要求加大港口的水深與裝卸設備的現代化和高效率。世界上許多大型港口都在不斷地擴建新港區,改善原來港口的自然條件,以便更好地迎接世界海運業的迅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下面來介紹一些中外著名大港的發展情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