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成分為C,晶體屬等軸晶系的一種自然元素礦物。與石墨和六方晶系的金剛石成同質多象。晶體結構中,每個碳原子均被其它四個碳原子所圍繞,形成四面體。金剛石最典型的晶形是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及它們的聚形。金剛石無色透明,若含雜質則呈現黃、藍、綠、黑等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摩氏硬度10,是已知物質中硬度最高的,但有中等八面體解理,性脆。比重3.47-3.53。在X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熒光,這一特性被用于從礦砂中選礦。具半導體性能。金剛石加熱到1000℃時,可緩慢變為石墨。
鑒定特征:最大的硬度和典型的金屬光澤。
原生金剛石主要產于金伯利巖或鉀鎂煌斑巖的巖筒或巖脈中,砂金剛石產于沖積的砂礦中。世界最著名的金剛石產地有南非的金伯利地區、扎伊爾、澳大利亞西部、俄羅斯的雅庫特、美國的阿拉斯加和巴西的西納斯吉拉斯等地。中國的遼寧、山東、湖南和貴州出產金剛石。世界最大的金剛石出產于巴西的卡帕達迪亞,重3148克拉,屬工業用金剛石。最大的寶石級金剛石1905年發現于南非的普列米爾,重3106克拉,取名為“庫里南”。中國最大的金剛石是1977年在山東臨沭縣常林村發現的,重158.786克拉,取名為“常林鉆石”,是國寶。
金剛石經琢磨后稱鉆石,自古以來就是最貴重的寶石(如藍鉆石、黑鉆石、金鉆石等),無色、微藍和玫瑰色的為上品。金剛石還可用做鉆頭、切割工具、研磨材料以及高溫半導體或尖端工業的原材料。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