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之家──青藏高原湖區

|
|
青海湖鳥島 |
其范圍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及新疆南部一角。本區湖泊總面積為36899
km2,約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5.2%,湖泊率為2%,它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數量最多和面積最大的高原內陸湖區,也是我國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兩個稠密湖區之一。區內湖泊大多發育在一些與山脈平行的大小不等的山間盆地或縱型河谷之中,一些大中型湖泊系在構造斷裂基礎上發育形成的,故往往是沿構造方向呈帶狀排列,都屬構造湖類型。這類湖泊的深度一般都比較大,且湖岸陡峻。區內尚有一些中小型湖泊分布在山嶺的峽谷地區,屬冰川湖或堰塞湖類型。區內湖泊又集中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干旱、閉流的高原腹地,故又多為內陸湖泊并是內陸河流的尾閭和匯水中心。湖泊亦以咸水湖和鹽湖為主。
由于青藏高原氣候寒冷、干燥,湖水補給不豐而蒸發量大,使得極大多數以高山冰雪融水為補給水源的湖泊,即使是面積較大的湖泊亦出現了明顯的干化和湖面退縮現象。許多地質歷史時期的一些大型湖泊已被分解為若干子湖,有的已演化成鹽湖或干鹽湖。我們從現代衛星像片上所看到的在湖泊周圍呈同心狀分布的圖形即是古湖岸線的遺跡,它說明了近代青藏高原上的湖泊仍在萎縮和咸化中。據調查,區內大約有20-30%以上的湖泊已發展到鹽湖和干鹽湖階段。本區雖然大多數湖泊為內陸鹽水湖,但也有外流的淡水湖泊,像青海南部寬闊平坦的構造盆地內發育的著名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及一些小湖,它們是我們母親河──黃河的上游,也是青藏高原上面積較大的淡水湖。此外,在藏東南地區亦發育有少數外流淡水湖泊,如瑪旁雍錯和扎昂錯等。

|

|
|
|
納木錯地圖 |
斑公湖地圖 |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