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積雪的硬度和濕度?
如果你在冬天玩雪球或堆過雪人,你有沒有留意到這樣的事情,有的雪好象潮濕的面粉,很容易把它們捏揉成團,有的雪卻象一盤干沙,怎么也捏揉不到一起。如果你到雪原參加野外訓練,教練要求你在雪地里建一個雪房子,那么什么樣的雪才適合用來建雪房子呢?這里面涉及到積雪的濕度間題。
測量積雪硬度有專門的儀器,如果你手頭沒有儀器,所需數據又不要求十分精確的話,可以憑經驗把自然積雪的硬度分為四級。第一級叫做松雪,大姆指除外的四個手指并攏,不費勁就能夠插入雪層。第二級叫做稍硬雪,一個指頭可以插入。第三級叫做堅雪,鉛筆能夠插入。第四級叫做堅實雪,小刀才能插入。
所謂積雪的濕度,指的是雪粒孔隙間的含水狀態。為了簡便易行,一般把積雪的含水狀態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種叫干雪,完全無水,捏不成團,有些與干燥的白砂糖相似。第二種潮雪,雪晶表面有潮氣,能握成團塊,但雪中分離不出水來。第三種叫濕雪,雪粒間能看出有液態水滴存在。第四種叫水濕雪,稍微用一點力,就能擠壓出水來。
不同濕度的積雪,在工程上的使用價值各不相同。干雪抗壓強度比較低,它酥松脆弱,很難應用到工程上。只有人工增加它的濕度,才有利用的可能。潮雪的應用價值最大。暴風雪后形成的雪堆,如果具有一定的潮度,則是非常理想的臨時建筑材料。它能切成雪磚,也可以直接在其中挖雪窟,供登山者或者獵人臨時過夜。濕雪只有在氣濕較低、雪粒間液態水滴凍結的情況下,有利用價值。水濕雪很不穩定,工程上不能利用。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