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轟炸機

|
美國B-1B轟炸機
|
|
美國B-1B轟炸機
|
“B1-B”屬變后掠翼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1986年裝備部隊,主要執行亞音速遠程空中突襲任務,已生產100架以上。它的正常起飛重量為180噸,平飛速度為音速的1.25倍,升限15000米,轉場航程12000公里,戰斗半徑可達7500公里。機內可掛裝8枚“AGM-86B”巡航導彈,24枚“AGM-69”空對地導彈和12—24枚核彈。機身外還有6個外掛架,可掛裝12枚“AGM-86B”巡航導彈或其他空對地武器。機身內最大載彈量為34噸,機身外載彈量為26.76噸。

|
美國B-2隱形轟炸機
|
“B1-B”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與俄羅斯的“海盜旗”轟炸機性能大體相當。它除了保證美國對俄羅斯的遠程空襲能力的均勢以外,也是保持美國在世界范圍的空中打擊的威懾力的標志。而“B-2”型則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亞音速隱形遠程轟炸機,1989年才開始試飛。該機型是緊隨“隱身人”(F-117A)隱形戰斗機之后設計制造的,采用飛翼式空氣動力布局,機身裝有大量反雷達材料,具有極強的抗雷達隱蔽性,因此造價極其昂貴。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81.5噸,實用升限15240米,轉場航程11100公里。武器全部裝在彈倉內,最大載彈量18.2噸。“B-2”型隱形遠程轟炸機已經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初試鋒芒,其優良性能使得伊拉克軍人極為惱火。在那些視死如歸的伊拉克戰士眼中,美國人至少應當給他們留下一個最后在強敵面前表現英勇犧牲氣概的機會,而不是根本沒有看到敵人,甚至在睡夢中便魂歸西天的命運。1999年在南斯拉夫戰爭中轟炸我駐南大使館的也是“B-2”轟炸機。“B-2”型隱形遠程轟炸機于1993年12月在美國葛達德空軍基地正式投入現役。由于冷戰的緩和,以及該機種極其昂貴的造價,美國國會目前僅批準制造20架。

|
法國“幻影”轟炸機
|
法國也從1985年起在18架“幻影IVP”轟炸機上裝備了“ASMP”空對地核導彈,以后又在50架“超級軍旗”和85架“幻影-2000N”飛機上裝備了這種核導彈。這種核導彈射程為100公里,彈頭當量(爆炸力)為10-15萬噸黃色炸藥。飛機將其投放后,導彈在高空以3倍于音速的速度飛行,接近目標后便降低高度,最后通過地形跟蹤系統引導并擊中目標。
機載巡航導彈之后不久,戰略導彈核潛艇也實現了攜帶與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如原蘇聯的“AS-15”和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等,都可以裝在核潛艇上在世界各大洋巡游,一旦需要,便轟然而起,載著數枚核彈頭飛向敵方目標。
1 | 2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