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正當防衛哦!
在我國遼闊的北部草原有一種植物,這種植物在某些地區大量分布并成為優勢種,它的 葉片是很好的飼草,牛、羊都喜采食,而且這種植物可在年降水量低于300毫米的半干旱地區生長,在這種地區,許多需水量高的植物都不能生長。但是這種植物牧民都欲除之而后快,有的科學工作者還想用高新技術加速這一進程,這到底是什么植物呢?又為什么那么招人恨呢?這種植物就是大針茅。因為它有一帶芒針的穎果,而這一芒針呈螺旋狀,一旦沾上綿羊毛,綿羊每走一步,芒針向里面前進一步,最終刺進羊皮,在羊皮上留下孔洞,因而大大影響羊皮質量。嚴重者可能造成綿羊死亡。大針茅是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分枝細弱。
大針茅為密叢型旱生植物,是亞洲中部草原區特有的典型草原種類。在溫帶的典型草原地帶,大針茅草原是主要的組成部分。
大針茅各種牲畜都可采食,基生葉豐富并能較完整地保存至冬春,可為牲畜提供大量有價值的飼草。生殖枝營養價值較差。大針茅的飼用價值不如同屬的小型針茅。大針茅常與羊草、米氏冰草、糙隱子草等優良牧草組成大針茅+羊草+叢生禾草草原及大針茅+叢生小禾草草原,成為內蒙古中,東部地區重要的放牧場。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