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谷是構造先成河
作大拐彎的峽谷,在流動切割的過程中,受到強烈的、間歇性的不均勻上升的制約,必然出現V形峽谷縱向疊套相嵌的成層地形。這樣大水量的峽谷河床流路,必然要尋找構造上更薄弱的部位,主要是地縫合帶內同一體系的不同方向構造中最活動(應力最集中)的部位作選擇性的適應追蹤切割流動,于是出現水平方向上大拐彎中一系列小拐彎相套串連的河道結構形式。最明顯的例子是下游邦溝以下峽谷河段突由南西向折變為南東向流去,它明顯受控于以邦溝為頂端的一個南東軸向的巨大傾伏背斜構造,峽谷河道受這活動性的背斜軸部張性大斷裂帶而發育流動的。又如,西興拉以下大峽谷核心無人區河道,河床出現四大瀑布群的奇觀,就是說在短距離、急拐彎、高坡降、大水量、深峽谷這樣特定情況下,水動力作用能量釋放必定要出現的河床瀑布地貌,也是河流發育溯源侵蝕到達這里必然要出現的河床地貌表現。 根據以上分析,明確表明:雅江下游大拐彎峽谷-這條世界最大峽谷是一條構造先成河,否定了以前有一些學者推論雅魯藏布江是一條襲奪河,大峽彎是襲奪彎的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