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與全球的呼應
1986年9月,在瑞士伯爾尼舉行的會議上,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批準了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該計劃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認識對整個地球系統起調節作用的相互作用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地球為生命提供的獨特環境,發生在該系統中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這些變化的影響”。
現代科學的發展和空間技術的進步已經使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達到了這樣一個高度:地球是一個整體,它的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緊密聯系,構成了有機的地球系統。該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發生變化,都會對地球系統產生影響;反之整個地球系統的微小變化,也會對局部地區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在地球系統內各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構成了現代地球系統科學的基礎,也是目前推行的全球變化研究計劃的理論依據。
北極是研究全球環境變化的重點區域之一,也是地球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北極同南極、青藏高原(最高極)一樣是反映全球環境變化最靈敏的區域,共稱地球的三極。北極是地球的兩大冷源之一(另一在南極),大氣環境最活躍,是全球氣候的驅動區。大氣對流和大洋環流將北極和地球系統的其他部分聯系在一起,通過物質和能量的傳輸相互作用,形成北極與全球環境的響應和反饋。這不僅是現代環境科學的重大前沿問題,也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公眾關注的焦點。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