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斯基摩人獵馴鹿

|
俄羅斯山區高原上的野生馴鹿群 |
愛斯基摩人食物中最重要的陸地動物是野生馴鹿。新鮮的生馴鹿肉是愛斯基摩人所食肉類中最好吃的一種。北極苔原地區生活著大量的馴鹿。在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北極地區島嶼上數量較少。在阿拉斯加西北部,哈德孫灣西部的荒原上和魁北克北部內陸地區,馴鹿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馴鹿一年四季都在遷移之中:夏季來到北極苔原地,冬季返回南部的森林區。但是它們的具體遷移路線就很難預測了。作為游獵民族,傳統的愛斯基摩人從來不馴養鹿,只是事先確定鹿群可能經過的路線,設下埋伏,獵捕馴鹿。
愛斯基摩獵人是如何確定馴鹿遷移的路線呢?馴鹿群越過河流、湖泊,或翻過山嶺時,它們會出于天性而選擇比較好走的路。過河時,馴鹿會選擇河水淺的地方涉水;經過湖泊,自然選擇最窄的湖段;在山地行走,可能走較寬的山谷。因此獵人利用馴鹿的自然天性,在這些地方設置路障,以便更容易獵取。愛斯基摩人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對于第一批遷移經過的馴鹿,決不能射殺,如果第一批馴鹿遭到射殺,后來的馴鹿就會改變路線,獵人若再花費時間尋找,恐怕已經錯過馴鹿大量遷移的季節。如果第一批馴鹿順利通過,后面的鹿群則會堅定不移地繼續前進,不管有多少鹿被殺,其余的鹿也不會改變遷移路線。
通常獵人用圓錐形石塊堆成兩排(如果沒有石頭就用灌木枝)路障,形成一個巨大的V形,出口處大約有1公里寬,而且終端恰好是一個淺水處或是易于獵捕的地形。路障設置好后,獵人便四處瞻望,等待鹿群的來臨,婦女和孩子們通常躲在路障終端的石頭后。等到鹿群進入該地,人們突然從石頭后站起來,揮動雙臂,大聲喊叫使受驚的馴鹿不知所措,本能地向前跑得更快,最后落入圈套。
如何對付進人圈套的馴鹿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正在過河的鹿群,等待它們的是劃著皮船、揮動長矛的獵人。獵人突然從暗處劃出來,向馴鹿投擲長矛。通常只需一至兩支長矛刺中馴鹿的背,就能將其殺死。馴鹿個個都是游泳高手,由于死馴鹿能夠浮在水面上,所以獵人可以馬上去追殺下一只獵物。最后收拾戰場時,獵人才去搜尋漂在水上的死鹿。也有獵人是在V形路障的終端出口用木樁或石頭圍一個圈,當馴鹿企圖從石頭縫隙或木樁間逃離時,獵人就用海豹皮或海象皮做的網套住它們。
夏天和秋初的時節,愛斯基摩獵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尋找獵物。在茫茫無際的荒野上尋找獵物的竅門在于動物總是處于運動之中。進人積雪覆蓋大地的季節,獵人可以乘上狗拉雪橇去捕獵馴鹿。白茫茫的雪原上,獵人很容易發現遠處尋找地衣的鹿群。不幸的是,馴鹿同樣可以很容易發現獵人,真是禍福相倚。由于天氣寒冷,積雪表面被凍得很脆,雙腳踩上去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在空曠的荒野上,越發顯得響亮。警覺的馴鹿聽到腳步聲,就能感覺到獵人在向它們逼近,會馬上逃開。

|
舉家遷移,在秋季的苔原
尋找馴群出沒的地方 |
隆冬時節是愛斯基摩人食物最缺乏的時候,也是外出打獵最艱難的時刻。在遠處觀察到鹿群的行跡后,獵人便悄悄地靠近前方可隱蔽處,在寒冷刺骨的大風中等待獵物的來臨,一等也許是幾個小時。獵人只能用一張獸皮遮擋風雪,或用雪塊圍成一道屏障擋住肆虐的寒風。如果馴鹿朝著獵人所在的方向移動,那是再好不過的,獵人只要兩三箭就能射死一頭迎面而來的獵物。但是誰又能保證馴鹿按照獵人所在的方向前進呢?幾個小時的辛苦換來的也許是一無所獲。馴鹿通常是頂風而行,這樣在獵人接近它們之前,馴鹿靈敏的鼻子早已聞到人體散發出的氣味。如果積雪比較薄軟,獵人往往采用挖陷阱的方法捕捉獵物。在陷阱底部,獵人放上長而尖的木樁,陷阱口鋪上一層浮雪,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兩泡尿,用氣味引誘馴鹿,獵人做完這些就離開。以后的幾天中,任何從此經過的馴鹿都會被氣味引過來,落人陷阱被尖木樁嚴重刺傷或刺死。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