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 星期五 晴
(風速:8-11m/s, 偏東風, 風浪:1.5m,Swell:2-2.5m,左/右:6/5)
春季南極和青藏高原爆發性增溫
今天,分析完了南極昭和站1979年和1980年春平流層爆發性增溫與臭氧總量的關系。分析表明,這種爆發性增溫現象主要出現在50百帕層上下,而在100百帕層以下絲毫沒有爆發性增溫現象。配合臭氧含量的垂直分布資料分析,更可清楚地看到,在50百帕層以下,臭氧含量隨著海拔高度降低而減小。例如,在15百帕層的臭氧含量超過300(m
atm-cm),而在300百帕層卻只有10(m atm-cm)了。可見,臭氧總量的突然增加,主要貢獻在50百帕層上下。因此,春季,當南極上空臭氧總量突然增加時,爆發性增溫主要發生在100百帕以上,而在100百帕層以下,溫度幾乎沒有什么變化。
連想到在青藏高原上空,每年春季(4-5月),在200-350百帕間均要出現爆發性增溫。有的氣象學家把這種增溫歸因為臭氧總量的增加,我個人認為,這種解釋似為不妥。應該認真研究。
回京以后,應該盡快找到資料,研究一個題目:春季南極和青藏高原上空爆發性增溫與臭氧含量變化。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