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茶與工夫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民族喜愛飲茶已成風氣。來客敬茶,成為漢族的高尚禮節。而茶已成為世界風行的三大飲料之一。
漢族愛茶、品茶歷史悠久,晉代就有提壺上街賣茶水的了。南北朝時已設有茶寮,宋代茶館遍布街巷,清代民間飲茶之風更盛。茶館中除品茶外,還供點心、糖果等,另外,還有了曲藝、評書、相聲等表演和娛樂活動。不少茶館特意設在風景怡人之處,使人在品茶解渴、歇腳休閑的同時,還能通過觀景而達到賞心悅目、調濟精神的作用。也有人在茶館談生意、解糾紛,茶館更集政治、經濟、文化功解于一體了。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詠嘆茶文化的千古佳句。
全國各地的茶館風格各異,最有名氣的要數四川成都的蓋碗茶和廣東潮州的功夫茶了。
巴蜀是我國最古老的產茶勝地之一,所以茶事頗豐。四川茶館以成都最有名,解放前夕統計有大小700余家。成都蓋碗茶很有特色。正宗川茶館應是紫銅茶壺、錫杯托、景德鎮瓷器蓋碗,圓沱茶,茶博士服務。茶館設凳子,還有竹躺椅,您可坐著品,還可以躺著品?腿巳腴T坐好就可以觀賞到一套沖泡茶的絕技。茶博士可托茶具陳列到桌上,一手提著“黑雞婆”的大茶壺,一手翻蓋,一手沖茶,一手蓋蓋,桌上滴水不灑,速度快得驚人,這叫“雪花蓋頂”。蓋碗茶,能保持茶水的溫度,又可通過茶蓋的開關而調節溫度。既能立即飲茶,又可細細品嘗。濃濃茶香,潤人肺腑,受到人們的喜愛。
工夫茶是廣東潮州漢族人民傳統的飲茶風俗。是禮賓待客的第一道習俗。今天,海外潮州籍華僑還以“工夫茶”作為認祖追宗的標志。
關于工夫茶,梁實秋曾在《喝茶》一文中贊道:“茶之濃釅勝者莫過于工夫茶”。還寫道:茶具“極其考究,小壺小蠱有如玩具,更有侍候煮茶,燒煙”!斑@茶有解酒之功,如嚼橄欖,舌根微澀,數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罷不解,喝工夫茶,要有工夫,細呷細品,要有設備,要有人服侍……”可見工夫茶茶具精美、秀氣,泡工講究。宜興小陶壺為茶具,一般一壺三杯。還有瓷合,蓋可作碟,同時盤中有小水壺配上小炭爐,一起放在桌上,以便隨開隨沖。茶葉用工夫紅茶,以鐵觀音為上品。功夫茶沖泡有“高沖低灑,括沫淋蓋、燒杯熱罐、澄清濾夕”的滄制程序,衛生科學。輪沖泡時有“關公巡城”之稱,即斟茶時,不能一下沖滿,而要來回沖泡,飲茶時,先敬尊長賓客,其他人下一輪喝,泡上三四輪后,再加茶葉,再沖再泡,一邊聊天,一邊喝茶,一坐就是半天。工夫茶因此而得名。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