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又作貼木真、忒沒真、特穆津),尼倫蒙古乞顏·孛兒只斤氏族人。1162年出生于迭里溫·孛勒答合(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省達達勒縣境內)。他出生時,恰逢其父也速該把阿禿兒(1125─1171年)率部打敗塔塔兒人,俘獲了塔塔兒首領鐵木真·兀格,遂給他取名鐵木真(蒙古語音譯,意為“鐵化”,“鐵一樣”),以紀念這次勝利。據《蒙古秘史》記載,鐵木真出世的時候,右手緊握著一大塊血塊,這是他不平凡的命運和前途的征兆。
 |
成吉思汗 |
鐵木真9歲時,父親被塔塔兒人用毒酒暗害而死,孛兒只斤人失去了首領,鐵木真失去了靠山。族人、部眾紛紛離散,家產被洗劫一空。母子幾人只得靠釣魚、捕鼠、采摘野果維生。盡管如此,泰亦赤烏等部仍不放過她們,因為他們害怕鐵木真兄弟長大后復興家族勢力,威脅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于是便派兵將鐵木真抓去,想斬草除根,杜絕后患。后幸得好心人索兒罕失剌相救,才得以逃脫。艱難、險惡的環境,使鐵木真母子備嘗生活的艱辛,不過也鍛煉了他的意志,培養了他勇敢無畏的斗爭精神。堅強的訶額倫母親也不斷教育鐵木真兄弟,使他懂得了堅韌和頑強的重要性,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這就更堅定了鐵木真替父報仇,恢復祖業的決心。后來,他在父親的安答王罕等人的幫助下,收集部眾,聚集力量,開始了創業歷程。1185年,他首先擊敗了篾兒乞人。1189年被乞顏氏貴族推舉為汗。后又經過十幾年的征戰,終于于1205年實現了統一蒙古草原的夙愿。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難河源舉行“忽里勒臺”,推舉鐵木真為全蒙古的大汗,號“成吉思”(“強盛、偉大”之意)汗,建立蒙古國。之后,他一方面著手制定政治、軍事、法律、賦稅等制度,建立國家機構。另一方面又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斷舉兵西征、南下,從1207年到1227年,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對外戰爭,先后滅西遼、花剌子模、西夏,大敗金軍,占領了金中都。1227年,在征西夏的途中病逝,享年66歲。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追謚圣武皇帝。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謚法天啟運圣武皇帝,廟號太祖。
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他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和人民渴望和平與安寧的愿望,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國。并制定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制度。結束了蒙古草原戰亂連綿、民不聊生的局面,促進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也為忽必烈最終統一祖國奠定了基礎。他的一生是在馬背上、在戰爭中度過的,其對外戰爭的規模之大,遠征的路途之遙,占領的地區之廣,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空前的,曾震驚世界,一度被稱為“世界的皇帝”、“征服世界的汗”。大規模的西征,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災難,阻礙了當地社會的發展,戰爭是非正義的。但它卻對東西方交通道路的開辟和暢通、對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其西征后,我國的四大發明傳入歐洲,對歐洲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阿拉伯的歷法等也傳入我國,促進了我國經濟文化的繁榮。歷史地看,成吉思汗的一生有功有過,但總得來說,他對蒙古民族、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還是巨大的。因此,他至今還深受人們的懷念、稱頌和贊揚。不僅蒙古人供奉他,祭奠他,就連美國《華盛頓郵報》1995年12月31日公布的該報評選的千年之最中,“千年風云人物”這一桂冠也授給了他。該報對他的評價是:最完美地將人性的文明與野蠻兩個極端集于一身。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