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
開齋節、古爾邦節和圣紀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日期分別在伊斯蘭教歷的10月1日、12月10日和3月12日。其中開齋節最為隆重。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音譯)的意譯,有些地區的回族人民簡稱其為“爾德節”。新疆地區的伊斯蘭教民族多稱其為“肉孜節”。按伊斯蘭教規定,教歷每年九月為齋月。齋月期間要封齋,除老弱病殘者、孕婦及小孩外,所有穆斯林都得入齋(把齋),即從拂曉至日落前不能進飲食,吸煙者暫時戒煙,夫妻不得同房。穆斯林認為,守齋(閉齋)一個月,是他們必須履行的五功(念功、禮功、齋功、課功、朝功)之一。它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廉潔的操行、守法的精神和吃苦的韌性,嘗試饑渴,易于養成寬厚仁慈及互助互愛的品德。齋月最后一天尋看到新月(月牙)即齋戒期滿,次日即為開齋節。節日當天要舉行定例會禮,團拜等活動。屆時,穆斯林首先要“大凈”(沐浴),潔衣盛服,在阿訇帶領下舉行會禮,眾人齊聲致“色倆目”(祝愿語,意為“愿安拉賜予你安寧幸福),然后再互致“色倆目”,并以此團拜。主持寺院的開學阿訇要宣講教義經典。按教規,這一天凡是穆斯林都必須捐獻“節日課散”(俗稱“菲圖爾”,相當于一日最低生活費),或投入清真寺“乜貼柜”(施舍箱),或周濟貧苦穆斯林。會禮結束后,人們可以走親訪友,結伴游玩,開展其他各種節日活動。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