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印刷博物館 > 源遠流長的印刷術 > 印刷術的起源 > 印刷的發明與相關技術 |
|
毛筆與印刷術在人類的歷史上,任何一項新技術的發明都不是偶然的,它都是在前人長期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印刷術作為一種綜合性技術,它是多種不同技術的組合,當人們將這些不同的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印刷術也就產生了。毛筆、墨、雕刻文字技術以及紙張的出現與印刷術發明都有直接的關系。
毛筆也是我國古代的一大發明,毛筆的發明、廣泛使用,以及毛筆制做技術的提高,對印刷術的發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為有了毛筆才有了文字的抄寫,有了文字的抄寫才有了書法藝術的發展,而書法藝術的成熟就為古老的雕版印刷提供了最為適用的字體。
根據出土的文物和有關的歷史記載,在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一些花紋用肉眼就能看出用毛筆畫花紋的筆鋒,這就說明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毛筆。 目前發現最早的毛筆是戰國時代的毛筆,一只是在湖南省長沙市的左家公山的戰國楚墓中發現的,一只是在河南省信陽長臺山戰國的楚墓中發現的。
當時的毛筆制做方法是:將筆桿的一頭分成幾片,筆的毛夾在它的中間,然后用細線纏住,再在筆桿的外面涂上一層漆。
漢代的毛筆與秦代的毛筆相比,有的基本相似,有的又有了較大的改進,筆桿主要由竹做成,筆直均勻,筆桿的另一頭削成尖狀,有的筆桿上刻上了名字,據說毛筆的一頭削成尖狀是為了便于將毛筆插在頭發或頭冠上,如1972年在甘肅省的兩座漢墓中就出土了兩支這樣的毛筆。
這時的毛筆的筆毛已不再局限于兔毛,而且還使用鹿毛、羊毛和狼毛。與此同時,毛筆的制做還開始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硬度的筆毛,這樣使制做出來的毛筆既實現了剛柔相濟,又達到了便用寫字的目的。我們前面提到的蒙恬,他造出的毛筆就是這一類。
晉代以后,毛筆的筆桿不再是尖形狀,并且筆桿也短了許多。
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紙張的使用,抄書數量的增大,人們就希望的一種更快速的生產書籍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后期出現的雕版印刷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