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圍”與鷹獵
狩獵業曾經是達斡爾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達斡爾人積累了許多狩獵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如下套子、設陷阱、放地箭、“打圍”、鷹獵等等。
20世紀初,在鉛子單響槍和鋼子步槍等現代化武器傳入達斡爾族地區之前,弓箭和扎槍是獵民們狩獵生產最主要的工具。這些工具原始、簡陋,命中率不高。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提高狩獵生產的效率,達斡爾人便逐漸摸索,形成了眾人集體圍獵,即“打圍”的狩獵生產方式。這種方式多以“哈拉”(氏族)為單位,由一名經驗豐富的“阿圍達”(圍獵長)統一指揮進行。具體方法就是參加圍獵的眾人按圓形分布,把預定的獵場包圍后,慢慢搜索前進,逐步縮小包圍圈,最后將被圍困的貂、狍、鹿、野豬等動物射殺。
鷹獵是另外一種非常有效的狩獵方式,多在雪后的清晨進行。屆時獵人腳跨駿馬,左臂托舉獵鷹,尋游于雪野山林之中。發現野雞、野兔等小型禽鳥動物后,便令獵鷹迅速出擊,準確而有效。鷹獵的收獲量雖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種生產勞動,又是一項饒有風趣的體育娛樂活動,因而深受達斡爾人的喜愛。擁有一只聰明伶俐、敏捷強悍的獵鷹也成為獵人的驕傲與自豪。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