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體育——曲棍球
達斡爾族人民素以驍勇善戰著稱于世。自古以來就善于騎射、摔跤、打曲棍球。曲棍球,達斡爾語稱“貝闊”,是達斡爾族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1976年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組建了全國第一支曲棍球隊,填補了我國體育運動項目的一項空白,自治旗也因此被國家體委命名為“曲棍球之鄉”。20多年來,旗曲棍球隊19次榮獲全國冠軍,百余名隊員入選國家隊,還為四川、甘肅、寧夏、天津等省、市、自治區培養和輸送了數十名教練員,為國家的曲棍球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
達斡爾族民間曲棍球的球棍,一般柄長約1米,多用下端彎曲的細柞木制成。球用杏樹根或毛氈做成,大小與網球相似。原始的打法無射門之說,雙方各劃一界線,打過界線就算勝利了。正式比賽,需在相距50米遠的場地兩端各設營門,球擊入營門才算獲勝。
每逢年節或喜慶的日子,達斡爾族同胞都要舉行“貝闊”比賽。無論是身強力壯的青少年,還是兩鬢斑白的老人都要揮桿上陣,鏖戰一番。更有趣的是,他們還喜歡在夜間進行火球比賽。火球用樺樹上的白菌疙瘩制做,球體摳空后浸進松明等易燃物,或用毛氈球浸沾油等易燃物。開球時將球點燃,使其借助風力燃成小火球。隨著雙方隊員的激烈拼搏,火球在夜空中穿梭往返,劃出一道道絢麗的弧線,頗為壯觀。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