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移動通信 > 潮流擋不住
> "藍牙"撲面而來
藍牙:全球無線
現代通信網絡無論有線還是無線都頗為發達,各種通信電纜也五花八門,不但辦公室中電纜無處不在,隨著家用設備的發展,居室也成了充滿電纜的世界。從計算機和打印機的連接到耳機線,以及計算機間的通信電纜、電視機和影視設備的連接,真可謂豐富多彩。在人們覺得它必不可少的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不少傷腦筋的問題。有線電纜除了諸多使用不便、連線頻出故障之外,各種電纜之間也無法通用。因此,電纜成為現代通信中的美中不足。
隨著Bluetooth(藍牙)技術的誕生,這種狀況有望得以改觀。藍牙技術是公開的無線數據和語音通信標準,旨在建立低成本、短距離的無線連接,它將所有的技術和軟件集成于9mm×9mm的微芯片內,為無線和靜態通信環境提供帶保護的特殊連接。愛立信、IBM、英特爾、諾基亞等幾家大公司聯合推出的這項技術有望帶來一個新興的產業。
藍牙技術是利用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來替代目前許多專用的電纜設備。例如,藍牙無線技術可以鑲嵌于蜂窩手機和膝上電腦中,從而取消不方便的有線連接,計算機和打印機、PDA、傳真機、鍵盤、游戲棒之間的邊線將不復存在。任何其它數字設備也是藍牙技術潛在應用的一部分。取消設備之間的連線桎梏,藍牙技術是現存網絡和小型外圍設備接口的統一連接橋,為現有固定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專用和特定的無線連接群。為了使其能在噪雜的無線環境中工作,使鏈路安全可靠,藍牙無線技術采用快速響應和跳頻技術,在接收或發送一分組數據后,即跳至另一頻點,避免了其它信號干擾。與工作在同一頻段的其它技術相比,藍牙無線技術采用了更頻繁的跳頻和更小的分組數據,這使得藍牙技術較其它技術更為可靠。前向糾錯(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技術則限制了較長距離鏈路的無序噪聲影響,經優化的編碼方式可使藍牙技術應用于各種惡劣的無線環境。
工作頻段--藍牙技術的工作頻段為非授權的工業、醫學、科學頻段(ISM頻段),其頻率為2.4GHz,跳頻可防止信號干擾和衰減,二進制FM調制減少了發射信機的復雜性,數據發射速率為1Mb/s,并采用時分復用的全雙工方式工作。
技術特點--藍牙基礎協議是綜合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技術。時隙為同步分組保留,每個分組在不同的跳頻中發射,一個分組通常占用1個時隙,最多能擴展到5個時隙。藍牙同時也支持非同步數據信道,直至三個同步語音信道,或者一個信道同時支持同步數據和非同步語音,每個語音信道支持64kb/s的同步語音鏈路,非同步信道可支持非對稱的最大速率為721kb/s的單向速率(此時另一方向為57.6kb/s)或432.6kb/s的上下鏈路對稱速率方式。
藍牙協議是一個完整的綜合協議,其應用模式主要是將協議固化在芯片中,并內置于筆記本電腦及其他需連線的智能化設備中,當然也可以把無線模塊直接合成到蜂窩手機或其他設備之中,其控制則利用設備本身的芯片,應用方式相當便捷。
由于藍牙技術獨立于操作系統,所以,在各種操作系統中均有良好的兼容特性。藍牙技術對各個商業操作系統中的內鑲式支持正在發展之中,而對筆記本電腦,藍牙技術在WIN98、NT5.0上實現已不成問題,與WDM、NDIS驅動器的結合目前正在考慮之中。藍牙技術具有簡便的程序接口,使各種智能終端只需少量代碼即可得到支持,編寫用戶可直觀操作的應用程序也只需很少的軟件代碼。
[上一頁]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