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移動通信 > 我國移動通信網
> 我國的數字集群通信
發展歷程(二)
TETRA的數字交換機設有調度工作站接口及與現有各種公眾網和專業網相連的接口,個別系統還設有與模擬系統相聯接的接口。根據用戶要求,交換機可以模塊化地進行擴容。
TETRA系統采用模塊化基站,便于擴展信道容量。為了提高接收能力,基站和終端還可脫網工作,以增加網絡的覆蓋范圍和應急通信能力。
TEFTRA調度工作站設人機接口,保證調度員可以在調度站實現單呼、群呼、建立和撤消用戶群、收發電文以及狀態信息等業務。微機是調度工作站的主要設備,調度員通過屏幕了解用戶請求和其它信息。
通常,大型TETRA通過網管系統進行管理,在數字集群共網中,一般還需配備自動計費系統。中小型系統可直接使用網管終端設備進行管理。與其它幾種數字集群系統相比,TETRA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標準。自1995年以來,ETSI對TETRA標準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標準或內容。1999年,還對標準中的網絡設計、線性站和加密等內容制定了修改計劃,并于2000年前完成修訂工作。1999年8月,對標準ETS 300 393 (PDo)中的空中接口,公布了新的取代標準。2000年,還將完成標準ETS 300 396-(DMO)中類型2路由器空中接口的論證工作。
幾年來,諾基亞、摩托羅拉、馬可尼等公司都按照TETRA標準開發生產出TETRA數字集群系統、設備、配套設備或測試系統,并與歐洲、亞洲、非洲、北美等地區的用戶簽訂了大量定貨合同或協議。目前,一些著名公司已開發出功能更強的第三代TETRA移動臺,并在高級無線數據業務(AWS)TETRA SIM卡、如何與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兼容、如何提高與其它系統的互通互連性能、多模終端以及擴展頻率覆蓋等方面進行開發和研究,以研制和生產出更加適合集群通信市場需求的產品。
據調查,我國對專用集群系統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安、國家安全、水利、交通、城建、司法、電力、民航、鐵路、海關等部門。國內對集群共網的需求也相當大。根據中國通信工業協會較保守的估計,未來10年,我國對數字集群的市場需求約為500億元。
為了防止過去曾出現過的盲目引進國外系統和沿用國外標準的弊端,在制定我國數字集群標準、發展民族集群通信工業以及開放國內集群市場方面,有關部門采取了積極謹慎的方針。即在進行充分的市場需求調研及分析比較國外各種數字集群標準的基礎上,博采眾長,制定出既能與國際標準接軌,又適合我國國情的標準。在制定數字集群通信體制國家標準時,我國采用TETRA空中接口技術,同時也吸納了其它國外集群通信標準的特長?紤]到我國現行各類公網、專網頻率分配辦法和編號體制的不同,正在制定或修訂相應的標準和管理辦法,以適應發展數字集群通信業務的需要。根據我國地域廣闊、需求部門多和數字集群系統容量大的特點,在我國采取集群共網和專網并重的發展方針是較為明智可行的選擇。
[上一頁]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