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之路(一)
世界范圍的移動通信的發展進程,回顧起來可分為四個階段。
 |
世界移動通信發展的歷程 |
第一階段:從二十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初,移動通信有了初步的發展,不過當時的移動通信使用范圍小的可憐,主要使用對象是船舶、飛機、汽車等專用移動通信以及運用在軍事通信中,使用頻段主要是短波段(比如現在的收音機用的頻段),限于當時的技術限制,移動通信的設備也只是采用電子管的,不僅又大又笨重,而且效果還很差。當時也只能采用人工交換和人工切換頻率的控制和接續方式,接通時間和接通效率都與今天的移動通信差的太多。不過當時的工程師們都看到了移動通信的潛力,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移動通信的發展上。
 |
世界移動通信發展的歷程 |
第二階段:到了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移動通信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頻段的使用上,放棄了原來的短波段,主要使用VHF(甚高頻)頻段的150MHz,到了后期又發展到400MHz頻段。同時技術上的進步--60年代晶體管的出現,使移動臺向小型化方面大大前進了一步。效果也比以前有了明顯的好轉,由于移動通信的便捷性,在美國、日本、英國、西德等國家開始應用汽車公用無線電話(MTS或IMTS),與此同時,專用移動無線電話系統大量涌現,廣泛用于公安、消防、出租汽車、新聞、調度等方面。同時此階段的交換系統已由人工發展為用戶直接撥號的專用自動交換系統。接通效率也有了很大改善。這時,移動通信逐步走進了公眾的日常生活,人們已經看到了未來個人移動通信的曙光。這時的移動通信,開始快速地向小型化,便捷化以及個人化發展。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