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之史(三)
1980年發射的Ⅴ號和1985年發射的Ⅴ-A號國際衛星是一種大容量國際商用衛星。有6顆Ⅴ號衛星在同時工作,用于溝通300多個地球站。這是一種采用三軸穩定的衛星,由一個衛星舵和兩個太陽電池翼組成。衛星舵體積為1.66×2×1.77立方米,包括兩翼的總長度為15.6米。每翼由3塊電池帆組成,總面積達20平方米。該衛星載有七副通信天線。轉發器共有27個,可同時傳送12500路電話和兩路彩色電視信號。
1989年發射的Ⅵ號國際衛星是重量為1600公斤的龐大圓柱體。其太陽能電池有兩層,當衛星進入軌道之后兩層電池同時展現出來。星上有46個轉發器,通信容量為24000條雙向話路和3路電視,采用數字倍增設備后擴大為12萬個話路。部分轉發器采用了星上交換時分多址(SS-TDMA)技術,傳輸速率為120Mbit/s。這樣一來,它可將任意全球或區域波束的TDMA信號轉送到其他所需波束處。該衛星轉發器不僅使用C波段(6/4GHz),而且在點波束處還使用Ku頻段(14/11GHz)。
1992年發射的Ⅶ號國際通信衛星是為了替代于1993年到期的Ⅴ-A國際通信衛星而研制的。該衛星外形與Ⅴ-A衛星相似,也是三軸穩定,在軌精度達±0.01°。該星采用了許多新技術,包括:
- 4個波束可按地面指令而指向地球上任何地區。
- 可根據業務需要改變衛星全球波束,將其分配給C波段點波束,使轉發器得到充分的利用。
- C波段半球/區域載荷采用四重頻率復用,C波段全球/點波束采用二重頻率復用,Ku波段采用二重頻率復用。
- 同時采用空間波束隔離及極化隔離,使隔離度提高到27dB以上。全球波束覆蓋區及極化隔離可達到35dB以上。
除了美國INTELSAT系列國際通信衛星外,蘇聯的“靜止”衛星(STATSIONA),歐洲的“交響樂”(SYM-PHONIE)等也是國際通信衛星。
許多國家為了解決地區分散的區域性通信(如島嶼),他們租用了國際衛星部分轉發器作為國內通信線路。1972年加拿大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專用的國內通信衛星ANIK,通信容量為5000路電話。后來,美國西聯公司發射了一顆美國的國內衛星WESTAR;RCA公司發射了SATCOM衛星;AT&T等公司發射了COMSTAR衛星都是國內通信衛星。美國休斯飛機公司制造的印尼PALAPA衛星和美國福特宇航公司制造的阿拉伯ARABSTA衛星都是區域性通信衛星。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