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計算機網絡 > internet今昔談
> 初探Web技術
Java 時代的小精靈
一、Java Applet
Java Applet是短小的JAVA語言程序,可以被嵌入到HTML頁面中。小程序與真正意義上JAVA語言應用程序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們不能夠訪問本地計算機上的某些特定資源,例如文件和串行設備(調制解調器、打印機等等),也不能夠通過網絡與其他大部分計算機通訊。按照目前通行的準則,小程序在互聯網上只能夠與將它發送出來的那臺計算機相連接。Java Applet是一段可執行的小的應用程序,它是由Web服務器下載,在客戶機瀏覽器中執行,它一般在Web頁中的一個指定區中執行和顯現。Java Applet總是動態裝載,象Web頁中的一個應用,能很簡單地執行,從而進一步增強瀏覽器的能力。
二、Java Script
引入Java Script的目的是與HTML、Java Applet結合起來,一起實現在一個Web頁面鏈接多個對象,與用戶有一定的動態交互作用。使用了Java Script就可以不用CGI實現交互功能。Java Script語言通過嵌入或整合在HTML語言中實現。
Java Script是一種基于Java基本語句和控制流之上的簡單而緊湊的設計,以便兩者能更好地相互傳遞數據。它不需要嚴格的類型檢查,也沒有象Java的類創建和完全面向對象的特性。編程者不必過多考慮類的層次和繼承,可以最有效地利用腳本語言。
Java Script能夠出色地控制到環境中的動態事件,可以根據用戶填寫的征詢單內容,動態地生成HTML頁,與在HTML頁面內的Java Applet應用程序共享數據。
三、VB Script
VB Script是微軟創建的一種腳本語言,同Java Script一樣,可以在HTML頁面中嵌入VB Script代碼以完成客戶端的處理。通過VB Script,可以訪問那些由HTML標記(如INPUT)所創建的標準對象,并對這些對象所產生的事件(如用戶輸入)進行響應。因為VB Script使用了與Visual Basic一樣的語法,所以那些熟悉Visual Basic編程的程序員可能會比較喜歡VB Script,而C++和Java程序員則會更喜歡使用Java Script。
四、ActiveX
ActiveX是微軟提供的功能強大的程序設計和開發技術,能夠實現在網絡環境中利用不同語言及工具開發出來的軟件部件之間的相互通信。ActiveX是一門綜合技術,它涉及到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組件對象模型)和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對象鏈接和嵌入)的許多技術精華,同時也與Windows操作系統緊密結合起來。ActiveX控件不僅可用于桌面環境,它還可以用在Internet網絡上,作為自包含代碼的數據單元在網絡上傳輸,ActiveX控件使Internet變得更加活躍,Web服務器不僅可以提供客戶感興趣的數據,它也可以按各種方式操縱這些數據。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可以使這一切在客戶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發生。微軟的控件組件化最初誕生在Windows16位平臺上的Visual Basic中,VB所支持的VBX(Visual Basic Extension,VB擴展)可以直接在客戶程序中運行。為了適合32位環境,微軟在VBX和OLE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OLE控件,我們也稱之為OCX。隨著Internet的發展,微軟改進了OCX標準,使得它更適合于Internet環境,我們可以建立小巧、快速靈活的控件以便于在網絡上傳輸。之后,微軟把這種在Internet上使用的控件與OCX一起統稱為ActiveX控件,并且把所有建立在COM和OLE基礎上以及與Interent有關的技術統稱為ActiveX技術。
[上一頁]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