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計算機網絡 > internet今昔談
> Internet史話
“信息高速公路”
近幾年來,信息高速公路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熱門話題。這股從美國刮起的革命風暴以迅猛之勢席卷全球。美國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口號,以史無前例的規模喚醒了美國工業。美國的經濟發展趨勢表明,90年代乃至到21世紀的前十年,仍將是美國經濟發展更加美好的20年。而這令世界經濟學家頗感困惑,究竟“信息高速公路”是何方神圣,有著如此的魔力,令美國經濟變得如此生機勃勃呢?現在,讓我們掀起它的神秘面紗看個清楚。
1993年,也就是克林頓入主白宮的第一年,克林頓政府提出了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的報告,目標是建設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并成立了由副總統戈爾領導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顧問委員會。
何謂信息高速公路?把家庭和企業里的多媒體與全國范圍的企業、商店、銀行、學校、醫院、圖書館、電腦數據庫、新聞機構、娛樂場所、電視臺、政府部門中的多媒體聯結起來,形成互相交叉的網絡,這個網絡就是信息高速公路。
那么,信息高速公路與現在的Internet有什么不同呢?
可以說,Internet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信息高速公路是Internet發展的必然結局。從目前來講,Internet還遠遠不能滿足未來信息時代的要求,它本身諸多問題如帶寬有限、保密性不夠、服務費用過高等都需要解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就是要發展新一代網絡,對電信計算機軟硬件等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建設,進而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美國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內容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建設一個覆蓋全美國的寬帶高速信息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設備的開發與制造;電信與信息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各類技術標準的研究開發;培養和造就大量的信息人才。這五部分的工作將通過政府的支持和協調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美國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計劃出臺后,西歐各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臺灣地區爭先恐后地制定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趕乘這趟信息快車。
信息高速公路將使人類社會中的“地球村”變成現實。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不涉及到信息技術,它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工作、生活觀念,信息技術的發展正使這幅圖畫越來越絢麗多彩。
[上一頁]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