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計算機網絡 > internet今昔談
> Internet史話
互聯網“退伍從商”
當初的ARPANET是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處的資助和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它的本意當然是要為美國軍隊打仗服務。然而。在運行ARPANET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ARPANET的真正功能還是為電腦科學家服務。而不是為美國軍隊打仗服務。
并且盡管互聯網起因于軍隊的資助。盡管軍隊的特性就是封閉和保密。然而由于互聯網一直是在大學的校園里培養起來的。美國大學校園的開放性的風格對互聯網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使它從一開始就不那么象是一個軍隊的網絡。
因此美國國防部于1990年正式取消ARPANET。可以說終于讓互聯網回到了本來應有的位置上。接替DARPA管理互聯網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它成立于1950年。是隸屬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
其實在此之前。互聯網就開始了“軍轉民”(同時也包括“學轉商”)的步伐。
因為當時隨著用戶的增加。互聯網已經很難繼續作為一種接受資助的免費服務而繼續存在下去。而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用戶的增加。商業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從80年代初。就有幾十個小的軟件商把TCP/IP協議加在他們到軟件中。因為他們的客戶需要有能夠接入互聯網的功能。但是,這些小的軟件商并不真正了解TCP/IP協議的工作原理和細節。因此編出來的軟件也難免問題重重。有的只是把他們自己的網絡功能加了上去。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5年丹·林奇(Dan Lynch)組織了為期三天的講習班。給所有需要提供TCP/IP協議的軟件商講解TCP/IP的工作原理。結果,參加講習班的人大約有250多人。而講解這些原理的人也有50來人,這些人大多數正是那些發明TCP/IP協議、并且每天都要使用這些協議工作的人。
講習班的效果之好完全超出了組織者的預料。一方面,聽講的人大多數來自商界,他們不僅學到了有關TCP/IP的知識,而且也學到了學術界與商界完全不同的開放風格--這些學者毫無保留地把TCP/IP的工作方式,甚至存在的問題都詳細地講了出來。而另一方面,講解的人也收獲不小。因為他們不僅傳授了知識,而且從使用者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問題有的問題是他們一直沒有想到過的。
這種使雙方都受益的互相交流到后來也一直沒有中斷。
在這樣的交流中,軟件商們逐漸成熟起來。又經過2年多制定TCP/IP的人和軟件商在一起召開數次會議、講習和交流,已經有不少軟件商能夠提供很好的符合TCP/IP的軟件。
1988年9月,這些軟件商被邀請參加為期3天的大會,來演示他們的TCP/IP軟件。這是第一次互聯網軟件的演示、交易會。有50個公司以及來自可能的用戶的5千多名軟件工程師參加。這種演示會的形式也一直保留了下來。現在,每年都要在全球的7個城市召開演示會,聽眾達25萬人。通過這樣的演示會,大家可以了解互聯網最新動態,探討今后的發展進程。
1995年4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正式完成了互聯網的私有化工作,不再為互聯網的主干網提供資金。從1986年建立科學基金網到1995年完成私有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一共為互聯網提供了2億美元的資金。這時,整個美國聯入互聯網的網站一共有大約2萬9千個。而全世界聯入互聯網的網站則超過了5萬個。
[上一頁]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