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與微波(下)
赫茲習慣性地首先檢查諧振器,將諧振器放到高振蕩器有一定距離的地方,使諧振器的平面與振蕩器上放電器的軸相吻合。實驗開始,赫茲和技師卡爾立刻忙碌起來,過了一個多小時,火花還是沒有迸發出來。當把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都進行檢查后仍然毫無結果,他們疲憊不堪地坐在桌旁。
赫茲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失敗了。從一開始實驗,他就像與成功無緣似的,麥克斯韋預言過,電磁振蕩波一樣可以折射、反射,具有波的一切屬性。
在這個房間,他借助振蕩器和諧振器已經證實了從電磁輻射源發出的電磁場,就是電磁波?墒,現在他想證明電磁波具有像光一樣的反射性能,他打算把 反射的電磁波記錄下來,然而卻一直沒有成功。
冥思苦想,新的思路終于誕生了。經過調諧電磁輻射源的內部要素,加大每秒鐘振蕩的次數,赫茲終于證明了電磁波具有光一樣的反射性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赫茲悉心研究了電磁波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現象,并且證明了它們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這樣,赫茲第一個證實了光從其本質上說也是一種電磁波的問題。
1898年,赫茲在應邀擔任波恩大學物理學教授的赴任途中,欣聞自己的著作《論電力射線》已經出版,感到無限欣慰。
發現電磁波產生的巨大影響,連赫茲本人也沒料到。在他發現電磁波的第二年,有人問他,電磁波是否可以用作無線電通訊,赫茲不敢肯定。赫茲研究電磁波無意中丟下的種子,卻很快在異地開花結果了。
在發現電磁波不到6年,意大利的馬可尼、俄國的波波夫分別實現了無線電傳播,并很快投入實際使用。其他利用電磁波的技術,也像雨后春筍般相繼問世。無線電報(1894年)、無線電廣播(1906年)、無線電導航(1911年)、無線電話(1916年)、短波通訊(1921年)、無線電傳真(1923年)、電視(1929年)、微波通訊(1933年)、雷達(1935年),以及遙控、遙感、衛星通訊、射電天文學……它們使整個世界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