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M技術原理
在模擬載波通信系統中,為了充分利用電纜的帶寬資源,提高系統的傳輸容量,通常利用頻分復用的方法,即在同一根電纜中同時傳輸若干個信道的信號,接收端根據各載波頻率的不同,利用帶通濾波器就可濾出每一個信道的信號。
同樣,在光纖通信系統中也可以采用光的頻分復用的方法來提高系統的傳輸容量,在接收端采用解復用器(等效于光帶通濾波器)將各信號光載波分開。由于在光的頻域上信號頻率差別比較大,人們更喜歡采用波長來定義頻率上的差別,因而這樣的復用方法稱為波分復用。
所謂WDM技術就是為了充分利用單模光纖低損耗區帶來的巨大帶寬資源,根據每一信道光波的頻率(或波長)不同可以將光纖的低損耗窗口劃分成若干個信道,把光波作為信號的載波,在發送端采用波分復用器(合波器)將不同規定波長的信號光載波合并起來送入一根光纖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復用器(分波器)將這些不同波長承載不同信號的光載波分開的復用方式。由于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可以看作互相獨立(不考慮光纖非線性時),從而在一根光纖中可實現多路光信號的復用傳輸。雙向傳輸的問題也很容易解決,只需將兩個方向的信號分別安排在不同波長傳輸即可。根據波分復用器的不同,可以復用的波長數也不同,從幾個至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不等,現在商用化的一般是8波長和16波長系統,這取決于所允許的光載波波長的間隔大小,下面是其WDM系統組成圖。
 |
WDM系統組成圖 |
WDM本質上是光域上的頻分復用FDM技術,每個波長通路通過頻域的分割實現,因為我們都知道波長λ和頻率ƒ的關系是=ν/λ,其中v是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取v=c,對波長的分割實際上也是對頻率的分割。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