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的瓶頸
在模擬通信時代,采用明線和電纜的多路載波電話(Multichannel
Carrier Telephone System)就是利用頻分多路技術:架空明線有3路和12路載波電話,平衡線對電纜有12路和60路載波電話,小同軸電纜有300路,中同軸電纜有1800路和10800路載波電話。它們采用單邊帶傳輸、載波遏止的方式,各路載波頻率相隔4kHz,當初使用了很多年,效果良好,通信質量也滿意。其后進入電的數字通信時代,電話的模擬信號經過脈碼調制(PCM)轉換為數字信號,即每一4kHz頻帶的模擬電話轉換為64kb/s速率的數字電話。在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后,就由若干路數字信號經過時分多路系統組成數字群,例如按照準同步數字體系(PDH),30路數字電話經過TDM組成一級群2Mb/s,4個一級群經過TDM組成二級群8Mb/s,4個二級群經過TDM組成三級群34Mb/s,4個三級群經過TDM組成四級群140Mb/s。
后來,通信網過渡到數字通信網,隨著通信網傳送的業務量的加大,要求通信網提供更大的數字速率容量,傳輸體制從PDH過渡到SDH。各種信息的數字信號按具體情況,經過時分多路復合為新的一級群155Mb/s,于是4個一級群經過TDM組成新的二級群622Mb/s,4個二級群經過TDM組成三級群2.5Gb/s,4個三級群經過TDM組成四級群10Gb/s。在這些電的TDM中,隨著數字速率的提高,電子技術難度相應地加大。這最高群10Gb/s是現階段電的TDM技術(E-TDM)所能達到的極限,俗稱“電子瓶頸”。但最近實驗研究有報道,下一步可能制成40Gb/s,作為五級群供實際應用。總的來說,電的TDM是有其極限的,如果通信業務量繼續快速增長,電的TDM是不能勝任的。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所提到的電子瓶頸只是電TDM的極限,并不是光TDM的瓶頸,這和后面講到的OTDM是有所區別的。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