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毒不侵
任何的通信系統都應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否則,通信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更談不上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了。
眾所周知,我們周圍的空間每時每刻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電磁干擾。這些干擾有的是天然干擾,如雷電干擾、電離層的變化和太陽黑子的活動引起的干擾等;還有的是工業干擾,如電動馬達、高壓電力線等,甚至還有可能發生核爆炸干擾。以上各種干擾都必須認真對待,而現有的以電為主的通信系統都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其影響,唯有光纖通信不會。
光纖通信為什么有這么強的抗干擾能力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光纖是由非金屬的石英介質材料構成的,它是絕緣體,不怕雷電和高壓,不受電磁干擾;第二是光纖中傳輸的是頻率很高的光波,而各種干擾的頻率一般都比較低,所以它不能干擾頻率比它高的多的光波。打個比方說,光纖中的光波好比是在萬丈高空飛行的飛機,任憑地上行駛的火車、汽車如何得多,也不會影響到它的飛行。
有試驗表明,在核爆炸發生時,地球上所有的電通信將中斷,而唯有光通信幾乎不受影響。
既然提到了電磁干擾,就不得不說一說目前人類所受到的最大的電磁干擾――太陽風暴對我們的影響了。
談談太陽風暴:
科學家形象地稱“太陽風暴”為太陽打“噴嚏”,也有專家稱之為“太陽質子事件”。太陽風暴發生時,會造成部分頻率的信號中斷,使一些移動電話無法接收信號。
太陽風暴是由美國“水手2號”探測器于1962年發現的,它是太陽黑子(看上去是太陽表面產生的黑點,其實是高大的火焰,它能釋放出相當于4000萬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引起高電荷的粒子噴發到宇宙空間。)活動達到高潮時,太陽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動加強,從而向廣袤的空間釋放出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所以科學家把這一現象比喻為太陽打“噴嚏”。太陽風暴每11年發生一次。由于太陽風中的氣團主要內容是帶電等離子體,這些帶電粒子經過9300萬英里的旅程后以每小時150萬到300萬公里的速度向地球撲來,并與地球磁場發生撞擊產生地磁沖擊波,可引發地球的磁暴,使人們看見極光。在太陽活動高峰期,會有一兩次地球磁暴,可以看到天空飛舞光芒時的壯麗景色。但是太陽風暴的到來,會影響太空站,破壞臭氧層,對人體的健康和地面設施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在70年代,曾經發生過一次太陽風暴,它導致大氣活動加劇,使得當時蘇聯的“禮炮”號空間站的飛行阻力加大,結果脫離了原來的軌道。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和美國新澤西州的供電系統遭受太陽風暴的襲擊,讓600萬人9個小時沒用上電,造成了超過10億美元的損失。
但是,受太陽風暴影響最大的要算衛星通信和地面通信了。科學家認為太陽風暴給通信衛星造成的影響有兩方面:一個是靜電引起計算機故障,另一個是摩擦改變衛星的軌道。由于衛星中使用的大量的集成芯片,而芯片對于靜電是很敏感的,稍有不慎就會被燒毀,所以太陽風暴無疑成了衛星的天敵。而且人造地球衛星是圍繞著繞地球軌道飛行的,地球磁場被擾亂后,它們可能失去方向控制,甚至闖入星際太空變成太空“孤兒”。2000年6月8日的太陽風暴,差點使俄羅斯的一顆導航衛星失去方向。太陽風暴還會造成人造衛星的短路,許多靠衛星傳播的通信業務可能因此停頓。1998年5月,美國銀河4號衛星因受太陽風暴影響而失靈,造成北美地區80%的尋呼機無法使用,金融服務陷入脫機狀態,信用卡交易也中斷了。2000年的6月8日當天,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出現無線電通信聯絡異,F象,一些移動電話用戶的通話數次被打斷,有的則聽不清楚對方講話。
但是,在太陽風暴到來的時候,光纖通信卻不會受到分毫的影響。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