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接入網 > 百家爭鳴,各領風騷 > 接入網總動員
FSAN:發展與對策
價格因素是接入網建設的一個敏感問題,因此建設FSAN應盡量考慮降低成本,提供給用戶最大的性能/價格比。目前,由于光纖制造技術的發展使得其價格大大降低,VLSI技術的發展使得商用和家用的ONU的價格不斷降低;此外,標準的制定也將促使FSAN大規模的實施從而將大大減少用戶成本。
由于FSAN將電信網和CATV網合二為一,兩套網絡可共用光纜、管孔等基本設施,避免了重復投資;通過改造已有的CATV網作為FSAN的模擬視像傳輸通道并向APON供電,更進一步地節約了成本。另外,FSAN采用ATM技術保證了向未來多媒體數字業務的良好過渡,同時也能方便地開展原有的一些業務(如模擬CATV),因此與ADSL、HFC、FTTC以及SDV(交換式數字視頻)相比較,無論在傳輸容量、性能以及支持多種業務(特別是對我國目前應用最多的寬帶業務模擬CATV業務)方面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另外,考慮到雖然數字CATV是廣播式電視的發展方向,但在目前模擬制式的電視信號仍占統治地位的情況下,通過改造已敷設的CATV網以傳送模擬視像信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因此,在FSAN系統中保留了單向HFC傳輸系統;隨著壓縮技術和硬件成本的不斷下降,再逐步過渡到利用APON系統接入數字CATV業務。
中國信息產業部的成立對我們構建統一的國家信息全業務接入網提供了契機,原有體制上的一些敏感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目前應充分利用電信部門已建的大量雙絞銅線和正在建設的一些FTTC,以及廣電部部門基于HFC的CATV網、統一規劃,協調管理,構建一個能實現全業務接入的平臺。盡管網絡在運營初期利用率較低,但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其經濟效益將越來越好。
當然FSAN的發展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網管系統的設計、簡化的MAC協議的制定等,但是隨技術的發展,相信這些問題都將逐步得到解決。
[上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