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人類的助手和朋友
在科幻小說和電影電視中,我們對機器人作戰的場面已不陌生。機器人不外乎分為兩種,一種是人類的朋友,協助正義戰勝邪惡;另一種則是人類的敵人,給世界帶來災禍。
 |
導盲機器人為盲人引路 |
英國雷丁大學教授凱文·渥維克是控制論領域知名專家,他在《機器的征途》一書中描寫了機器人對未來社會的影響。他認為50年內機器人將擁有高于人類的智能。機器人在某些方面確實比人類強,比如:速度比人快,力量比人大等,但機器人的綜合智能較人類還相去甚遠,還沒有對人類形成任何威脅。但這是否說明人類永遠能控制或戰勝自己的創造物呢?現在還不得而知。這些預見從另一個角度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不要給自己創造敵人。克隆技術的出現,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大多數國家禁止克隆人。對于機器人還沒有到這種地步,因為現在的機器人不僅未對我們構成威脅,而且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裨益。對于一些對人類有害,如帶攻擊武器的軍用機器人應有所選擇并限制起其發展,我們不應將生殺大權交給機器人。
 |
機器人與人共舞 |
隨著工業化的實現,信息化的到來,我們開始進入知識經濟的新時代。創新是這個時代的源動力。文化的創新、觀念的創新、科技的創新、體制的創新改變著我們的今天,并將改造我們的明天。新舊文化、新舊思想的撞擊、競爭,不同學科、不同技術的交叉、滲透,必將迸發出新的精神火花,產生新的發現、發明和物質力量。機器人技術就是在這樣的規律和環境中誕生和發展的。科技創新帶給社會與人類的利益遠遠超過它的危險。機器人的發展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從工業走向農業、服務業;從產業走進醫院、家庭;從陸地潛入水下、飛往空間;......。機器人展示出它們的能力與魅力,同時也表示了它們與人的友好與合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不斷地創造出各種各樣為人類服務的工具,其中許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20世紀自動化領域的重大成就,機器人已經和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世間萬物,人力是第一資源,這是任何其它物質不能替代的。盡管人類社會本身還存在著不文明、不平等的現象,甚至還存在著戰爭,但是,社會的進步是歷史的必然,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象其它許多科學技術的發明發現一樣,機器人也應該成為人類的好助手、好朋友。中國的未來在科學。展望21世紀,科學技術的燈塔指引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