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戈”機器人
出生于澳大利亞的羅德尼·布魯克斯,40多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教授。他喜歡離經判道,從不相信傳統的成規。從80年代起,他就反對機器人必須先會思考,才能做事的信條。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他研制出了一系列異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沒有思考能力,但卻無所不能,比如能偷桌上的蘇打罐,能穿越四周發燙的地面等。他的成功使他成為機器人界最有爭議的人物。
 |
機器人“科戈” |
布魯克斯從小就喜歡制作各種標新立異的小裝置。進入福萊德大學后,他為該校唯一的一臺IBM大型計算機重新編制了整個操作系統的程序。別的用戶怎么也想不到,計算機怎么會突然變的具有令人不可思議的奇效。在獲得該校碩士學位后,布魯克斯又憑自己的實力考入了美國斯坦福大學。八十年代初期,布魯克斯在麻省理工學院任初級研究員。那時人工智能研究的傳統做法是先設計出各種“腦圖”,以幫助機器人了解周圍環境,使機器人先學會識別障礙物,再繞過障礙物。但這樣做機器人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去判斷自己看到的東西,而且它們大多數均無法穿過陌生的空間。而布魯克斯認為,真正的智能不能這樣運作。
布魯克斯認為,智能并不像假想的那樣來自抽象思維,而是通過與外界接觸學習之后作出的反應。只要機器人與其周圍的環境進行復雜的相互作用,智能最終一定會出現。
最初他的計劃是先從昆蟲機器人做起,逐步向模仿高級動物發展,最后才是人形機器人。布魯克斯想,只有人形機器人才能說明他的理論也適合于高級智能,于是他決定要制造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型高級機器人,即現在的科戈機器人。
目前“科戈”的研制工作正在進行。“科戈”本身是非常復雜的,要它能通過與外界的聯系獲取知識,就必須盡可能地模仿人類,例如它的臂必須像人類那樣具有柔順性。
怎樣才能把“科戈”變成一個真正的人形機器人,目前實現的目標尚不太明確。布魯克斯和他的同事們正在借鑒幼兒的發育過程,使“科戈”由簡到難,逐步學會各種本領,直到聽說能力。
“科戈”機器人的大腦是由16個摩托羅拉68332芯片構成的,“科戈”的大腦放在與之相鄰的室內,通過電纜與之相連。“科戈”最多可用250個摩托羅拉芯片。布魯克斯準備用數字信號處理器取代部分這種芯片,用以完成特殊任務。“科戈”的大腦與人類的大腦一樣,能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盡管計算機的能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科戈”能達到兩歲兒童的智力,就算是成功了。現在“科戈”正在像嬰兒一樣利用自己的大腦學習“看”。“科戈”的每只眼睛由一臺廣角照相機和一臺窄視野照相機組成。每一臺照相機均可以俯仰和旋轉。“科戈”首先通過廣角照相機觀察周圍事物,然后再利用窄視野照相機近距離仔細觀察事物。“科戈”的頭可以像人的頭一樣前后左右轉動。
布魯克斯說:“我們試圖找到一種方法,讓‘科戈’自己了解這個世界。”
“科戈”先學會看以后,開始學習聽。這些功能要一個一個地教。為此,在“科戈”的頭上裝上了麥克風和處理器。聲音可以幫助“科戈”確定去看什么地方,機器人還可以對聲音進行辨別。“科戈”已經有了頭和身子,但還沒有皮膚、臂和手指。現在正在為“科戈”制造第一條手臂,這只臂以全新的方式工作,每個關節都有一個彈簧,從而使“科戈”獲得了柔順性。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