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為加強核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政府機構常設立兩個咨詢系統,一個 國外核事故可 造成污染的預測預報系統;另一個是能夠在核事故發生后及時提供切實可行措施的緊急技術建議系統。 這些機構雖然是一種咨詢性質的機構,但是他們可以協助核安全委員會,迅速地為國家制定有效的應急對策。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后,各國主管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進一步強化安全對策的重要性。他們進一步充實完善國家有關發展核電的各種規章制度,使核電技術標準更加完善。國家對核電站實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定新的核反應堆的投產、廢棄的規定與措施,制定與核燃料循環相應的技術標準。國家還建立專門的機構使安全檢查制度化。加強核電企業的管理機能,把確保安全作為企業經營最重要的一環。同時積極推進新的核發電技術和安全防護技術的研究,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還考慮應急狀態下的防護措施,如發展專用機器人。 核技術終將會成為一門可以使人完全放心的安全技術。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這種壞事正在被各國認真總結教訓,逐漸轉變為推動本國核電事業健康發展的好事。他們完善了各種有關核能的法規,規定了核能委員會的職能、核能使用部門的職能和監督機構的職能。 |